2013年索尼 Sony 現有產品線可分為Tap(AIO一體機)、Duo(可變形平板/超極本)、PRo(旗艦機型)、Fit(家庭娛樂機型)四大類。其中VAIO Pro結合了VAIO Z與VAIO X的優點,VAIO Pro采用了VAIO Z的六角形線條設計、碳纖維機身與鋁合金背蓋面板;整機尺寸、厚度則延續了VAIO X的極致纖薄,輕薄的難以想象。全新的VAIO Pro旗艦機型采用英特爾第四代智能酷睿處理器i5-4200U(Haswell),在性能和續航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1080p高清屏幕、支持觸控,那么這款筆記本性能到底如何,是否真的能滿移動辦公的訴求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評測機具體配置,型號SVP13218SCS,搭載全新Haswell處理器i5-4200U,主頻1.60GHz可睿頻至2.30GHz,核心顯卡升級至HD Graphics 4400;13.3英寸全高清1920×1080分辨率 ipS屏幕,使用絢麗黑曜面板技術,亮度與對比度相較普通面板提高30%,但屏幕的耗電量幾乎不變;東芝256GB SSD固態硬盤、4GB DDR3-1600MHz內存,以及2×USB3.0(其中一個支持關機充電)、HDMI、SD讀卡器,支持NFC近場通信。官方數據顯示Pro 13續航能可達8.5小時,外接大容量電池后可達約17小時,滿足全天候續航。整機僅重1.06Kg,三圍322×216×12.8-17.2 mm,輕薄利于攜帶。

| Sony VAIO Pro 13 參數 |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5-4200U @1.6GHz |
| 標配內存 | 4GB DDR3-1600MHz |
| 硬盤容量 | 256GB SSD |
| 顯卡芯片 | Intel HD Graphics 4400 |
| 屏幕 | 13.3英寸 1920×1080 |
| 無線網卡 | 802.11b/g/n |
| 外部接口 | USB 3.0、讀卡器、HDMI、NFC |
| 重量 | 1.60 Kg |
| Windows 8 Pro | |
碳纖維材質 輕巧更堅固
索尼VAIO Pro 13初次上手以為是常用的硬質塑料,要不然不會這么輕,但介于價格以及旗艦機型,經過刻意的按壓后發現,屏幕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水波紋,得知Pro 13的機身(頂蓋與底部)采用了新型碳纖維材質(carbon fiber),其強度、抗壓能力十分優秀;全身銀色金屬涂漆輔以磨砂處理,手感細膩,而頂蓋正中放著顯眼的VAIO LOGO,標注了其身份。

由于材質主要為碳纖維材質,邊框和掌托采用鋁合金都不是很重,所以成就了Pro 13的輕薄機身,索尼提供的資料顯示Pro 13的重量為1.06Kg,實測1.05Kg,旅行重量1.331Kg。對于現有超極本來說,稱得上是最輕薄的了。

當然整機強度有新材料碳纖維做保障,但是由于過于輕量化,拿在手里感覺同以往的筆記本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單手拿起的話,由于著力點的管理,可以感覺到Pro 13 有輕微的變形,畢竟才1Kg重么。
銳利屏幕 鍵盤小改

該機屏幕尺寸為13英寸分辨率為1920×1080像素、IPS顯示屏、支持觸控,對于這個分辨率筆者還是比較滿意的,蘋果有2800×1800、三星有3200×1800分辨率的筆記本,普通的1366×768拿出來都不好意思說是旗艦。再加上屏幕顯示效果清晰銳利,可與自家Bravia液晶電視的屏幕相媲美,以及眾多圖像處理技術,例如:X-Reality for Mobile迅銳圖像處理引擎,全面提升圖像紋理、輪廓、色彩和對比度,還原豐富生動影像效果;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特麗魅彩移動顯示技術,實現更寬廣的視角和高精度圖像,再現真實的自然色彩,以層次更鮮明的魅力色彩喚起每一絲情感觸動。

Pro 13的鍵盤設計和VAIO Z/X 略有不同,上方去掉了傳統的數字鎖、大小寫等指示燈,僅保留Assist鍵,并低調融于銀色背景中;為了便于在昏暗的環境下使用,Pro 13配備了可調節的LED背光鍵盤;機身打開時,楔形流線的設計,使得鋁合金掌托無限接近桌面,在操作鍵盤時可以放松手腕,避免疲勞。但鍵盤的觸感、反饋力度不是很好,由于鍵盤的涂漆和機蓋相同的原因,比較順滑,且鍵程稍短,長時間打字可能會感到疲勞。

觸控板的位置貼有NFC標簽,具備近場通信功能。NFC一種非接觸式識別和互聯技術,可以在移動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NFC 提供了一種簡單、觸控式的解決方案,可以讓消費者簡單直觀地交換信息、訪問內容與服務。
機身設計 拓展電池
Pro 13的接口設計同目前主流的超極本設計相同,拋棄了比較占據空間的VGA接口、RJ45網線。采用HDMI傳輸接口和無限網卡,當然VAIO Pro系列為了更好的適配,推出了兼容配件 “VGA轉接線”以及“無線路由器”可以強化拓展性能。

為了保持Pro 13整機的完整性與美觀,該機底部沒有風孔設計,因此該機的散熱進風口被設計在鍵盤面最上方靠近屏幕位置。這種設計值得稱贊,一般情況下液晶屏幕的高壓面板位于最下方,也是產生熱量最多的地方,而此時有一個進風口能將其熱量帶走,又能用于整機散熱,可以說是注重細節的體現。

進風空設計在屏幕的下方

散熱口在機身的右側
四角邊框的最能體現Pro 13的六角形線條的設計,突顯了棱角。但屏幕和掌托的邊角并沒有設計成圓角,雖然保留了直角應有的銳氣,但也易劃傷。

另外,在機身底靠近轉軸位置,索尼還特意為用戶提供了的擴展電池接口,不過該擴展電池并不是隨機附送的,而是需要用戶在官方網站上定制,如果經常在外工作,配備第二塊電池后,與機體本身內置的長效鋰電池組合,處理手頭工作完全不必擔心索尼VAIO Pro 13的續航能力。

Pro 13采用最新的PCMark 8進行工作模式測試,模擬日常辦公,包括瀏覽網頁、Office文檔處理等,得到的續航時間為6小時27分鐘56秒,此時電池剩余20%,單機續航時間可達7小時(官方數據為8.5小時),這得益于Intel Haswell的能耗控制和索尼的電池管理優化。

Haswell處理器 四大看點
之前關于Intel Haswell處理器的信息、測試不絕于耳,真正的上市筆記本產品并沒有幾款,最早的相關產品發布要數蘋果MacBook Air了,搭載Haswell處理器可以支持12小時全天后續航,作為全新一代處理器,Haswell有什么特點呢?

Haswell的本質架構并沒有太大變動,22nm制成,沿襲了Sandy Bridge、Ivy Bridge的諸多特性,僅在一些細節上做了進一步優化,但還是有四大變動:
1)AVX2指令集
指令集的更新對于普通用戶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兩方面。包括操作系統以及游戲在內的計算機日常應用代碼主要依靠整數運算。AVX2指令集引入了對256位整數矢量指令的支持,讓Haswell處理器的整數運算比上代架構有了更大提升,軟件響應速度更快,運行更流暢。

2)eDRAM三級緩存
計算機系統一般采用多級存儲器結構,由于上下兩級存儲器的速度可以相差1~2個數量級或者更高,因此,上下級存儲器的數據交換常常成為系統瓶頸,降低了系統的性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兩級存儲器之間增加一個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即大家看到的L1 Cache、L2 Cache。Haswell加入了更大的L3 Cache進一步提升了處理器效能。
3)圖形性能
Haswell重點集中在核芯顯卡部分,英特爾宣稱Haswell可以在與Ivy Bridge相同的功耗上,獲得兩倍的圖形性能。Haswell中的GPU搭配40個執行單元,號稱能夠媲美NVIDIA GeForce GT 650M,不過這也只是會出現在高端筆記本當中。Haswell核芯顯卡分為GT1、GT2、GT3,及高端的GT3e。

4)功耗控制
相比Ivy Bridge,新的超低壓版最大的變化就是熱設計功耗降低了2W(17W→15W),同時圖形核心升級為新一代的GT3,但其它基礎規格并無多大提升,尤其是頻率反而更低。Haswell還加強了電源管理的優化,增加了S0主動狀態、S0ix主動狀態、S3/4休眠狀態等眾多新的電源管理等級,不同狀態的切換時間也大大縮短,最低功耗可以降至8W,超低功耗的處理器專門適用于平板電腦和無風扇靜音系統。
i5-4200U性能實測
Pro 13采用22nm i5-4200U處理器,主頻1.60GHz可睿頻至2.30GHz,核心顯卡升級至HD Graphics 4400,屬于GT2 ,從CPU-Z的截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顆核心的相關信息,雙核四線程,三級緩存(L1 32KB、L2 256KB、L3 3MB),新增AVX2指令集,核心速率更低,功耗更低從Ivy Bridge的17W,降低到15W,大大增加了筆記本的續航時間。

對于處理器性能筆者使用的是Cinebench 11.5進行測試,CPU渲染測試作為測試項目,其可以充分考驗處理器的多線程并行運算能力。Pro 13使用的i5-4200U在雙核滿載情況下可以睿頻到2.30GHz,Cinebench 11.5處理器測試得分為2.11pts,單核心得分1.15pts,略低于上代i5-3427U。

wPrime是一款通過算質數來測試計算機運算能力等的軟件,特別是并行能力,得分可參考下圖:

Haswell在溫度控制上,相比上一代Ivy Bridge也有很大提升,Ivy Bridge平臺的一批處理器在進行滿載溫度測試時,平均溫度在58-62°,某些品牌還飆到過80°左右,而Haswell則控制在45-51°上下,整體溫控十分不錯,這也和筆記本自身內部設計有關。

下面測試了Pro 13的硬盤讀寫能力測試,采用東芝TOSHIBA THNSNH256G8NT固態硬盤,AS SSD Benchmanrk 測試成績為877分。

3DMark和PCMark 8測試
3D性能測試筆者使用 Futuremark 于 2013 年推出的新版 3Dmark 進行具體測試,使用Cloud Gate測試項目,其為 DirectX 11 實現的 DX10 Level 特效,相對較為合適入門級的系統。其分為三個測試場景,第一個測試場景側重多邊形、后處理和粒子效果,第二個測試場景側重容積光照,而第三個測試場景則為處理器性能測試,通過 32 個并行線程模擬柔性形變。

3Dmark Cloud Gate的得分為2899分,其中圖像得分和物理得分為3267和2080。得分雖然不是很高,甚至低于上代Ivy Bridge,主要是因為為續航時間做出了的讓步,將主頻降低、核心頻率降低,日后升級的Haswell應該會逐步提升主頻。
PCMark 8是針對Windows系統的整機性能基準測試軟件,其提供了共計5個測試模式,分別為家用(Home)測試、創作(Creative)測試、工作(Work)測試、存儲(Storage)測試和應用(applications)測試,前三項測試中還有電池測試模式可選,用戶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模式進行測試。
這里筆者主要測試家用(Home)測試和工作(Work)測試:

家用(Home)測試得分2410分

工作(Work)測試得分4007分
總體來說,索尼VAIO Pro 13的辦公效能足以滿足日常辦公,同時超長的續航時間也能夠滿足商務人士的移動辦公訴求,不必為電池電量而擔憂。

工作(Work)測試續航時間6h 27min 56s 得分2410分
總結:輕巧便攜 續航持久
作為英特爾優秀的合作伙伴,憑借出色的工藝設計、對性能的極致追求,索尼賦予了VAIO Pro 13最純正的商務血統,秉承了高端旗艦VAIO Z系列與X系列的優點,嘗試將新一代碳纖維材料面板運用到全新的VAIO Pro系列,索尼把這種特殊的材質名為“單項碳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不僅讓其在同等強度下較之普通碳纖維材質更輕,還令其在耐久性方面比普通碳纖維高60%,甚至比鋁合金材料還要高25%,將整機重量做到了讓人震驚的1060g;配合自主研發的主板,將整機厚度控制在了12.8-17.2mm內,最薄處僅比iPhone 4(9.3mm)厚了3.5mm左右。VAIO Pro 13堪稱世界上最輕薄的超極本。

除了具備優良的商務血統,VAIO Pro 13 在性能上有了長足的進步,Intel Haswell賦予了Pro 13更強大的處理能力、提升了處理效能,同時將功耗控制做的更好,實測續航時間為6小時27分鐘56秒(80%電量),預估可達7小時之多,再加上電池底座續航時間可延長至17小時,讓外出辦公的商務人士再也不必為電池電量而煩惱。
在價格方面,索尼VAIO Pro 13推出了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機身顏色、所需配置,選購需要的配件。銀色SVP13217SCS的Pro 13標配售價是8999元,具體配置為i5-4200U/4GB/128GB/Windows 8,在索尼商務系列里面已經算是較便宜的了,但并不適合普通大眾消費者。
優點:
極致輕薄,最薄處只有12.8mm,且便于攜帶,整機重1.06Kg;
工藝出色,六角形線條設計,續航持久,可達7小時左右;
1080p屏幕色彩銳利清晰,觸控靈敏;
不足:
碳纖維材質雖夠堅固,但機身過于纖薄,單手拿起會讓人感到筆記本很脆弱;
鍵盤觸感、反饋力度、鍵程設計,不易長時間打字;
機器工作時噪音略大。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