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寫博客是為了直接賺錢,或者希望通過博客推銷產品,那么收入的高低就是衡量你是否達到目標的最明顯的標尺。但是,如果你的計劃并不是為了直接收益或者銷售機會,那應該怎樣才能衡量自己博客成功與否呢?
每一個blogger似乎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衡量標準。對于有些人來說可能是頁面的流量,而另一些人看重的則是訂閱量,還有一些blogger認為評論或回復才是最好的衡量標尺。每一種指標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其含義也各不相同。
以下是不同的blogger用來評估他們博客是否成功的一些標準。對于不同的博客,它們的適用性也各不相同;與此同時blogger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目標和目的來進行選擇。
似乎blogger們評估博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各種指標來統計網頁的流量。不同的blogger偏好的統計指標各不相同,另外各種統計工具在方法上也是千差萬別,因此在統計結果上相互之間的差異很大。我們很難找到彼此能統一結論的工具,因此當你在統計流量時,應該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一款統計服務,并堅持使用它。同時你所關注的應該是趨勢和走向,沒有必要在實際的數字上過多地糾纏。圖1-6顯示了problogger.net的一個網頁流量圖實例。
第37頁
圖1-6:problogger.net的alexa[1]統計圖表。
“獨立訪問者[2]”這個概念用于計算訪問你博客的人數。這種測定方法的問題在于,你無法確切地知道在這些人當中有誰是“專門”前來訪問的,而誰又只是“偶然”路過;除非你讓讀者們在每次訪問時都必須登錄。
如果只是想大概地了解有多少人訪問了博客,我們可以使用這樣的技術,例如累計每個獨立的ip地址(分配給每一個互聯網連接設備的一串數字)或者記錄cookie[3](你的網頁瀏覽器為了再次訪問某站點而儲存的小型文本輸入)。不過,雖然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支持者,但也不乏問題。例如,你在明天的ip地址可能和今天的不同,或者由于網絡分配的原因很多計算機共用一個ip地址。cookie也有很多的支持者,但是如今它們也越來越不可信賴,因為很多人都會手動或者通過隱私安全軟件來對它們進行刪除。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有一些讀者選擇通過feed來獲取內容而不是直接在瀏覽器中訪問博客的話,那么你的受眾數量實際上要大于統計結果,而你卻對他們的數量毫無概念。
對于以廣告為主的博客尤其如此。這些blogger們希望了解自己的博客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到底能吸引多少獨立訪問者。另外,如果你打算賣掉自己的博客的話,這個確切的數量也顯得非常重要。
一個訪問者可以對一個博客進行多次訪問。相對于“獨立訪問者”來說,“訪問量”這種測量方式更為可靠;但若想對數據進行比較,你必須先弄明白怎樣才算是一次“訪問(visit)”。
訪問量有時候也被稱為“造訪期間人次(visitor sessions)[4]”。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軟件計算“期間人次(session)”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比較普遍的判斷方法,是把一次“期間人次”定義為一次未中斷的訪問行為在某個固定時間段內所瀏覽的頁面數量。如果一個人間隔10分鐘分別訪問了兩個不同的頁面,那么應該算作是兩次訪問呢,還是該算作他在一次訪問中的兩次頁面瀏覽?
很多網站的經營者利用“平均訪問時長(average session length)”來判斷人們在自己的站點上逗留了多長時間。在如今的大部分網站中,下載頁面的數量逐漸減少,而頁面內的交互行為逐漸增多,因此“訪問時長”這一概念開始受到關注。訪問者瀏覽內容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這意味著你引起了他們更多的興趣,而且他們通過這些內容對你的品牌也產生了更多的好感。
“頁面瀏覽量”指的是在網頁瀏覽器中閱讀的頁面總數。絕大多數blogger都希望知道在一天和一個月內他們能夠吸引多少頁面瀏覽。
除了頁面瀏覽的總數之外,你也應當監測每個訪問者瀏覽的頁面數量比率。最好的情況是你有大量的頁面被瀏覽,同時每個瀏覽者平均都閱讀了一個以上的頁面。
你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頁面瀏覽量。通過比較單個的頁面統計結果,你可以了解到哪些文章獲得的關注最多,這樣就能找到讀者們最感興趣的內容。
“點擊量”計算的是對服務器上文件的請求數量。
這是一種過時的統計指標,而且對我們一點幫助都沒有。因為不管是什么文件,對服務器的每一次請求都會被計算進來。雖然它聽上去很有用,但實際上卻無法給你任何可供參考的信息[5]。如果你有一個頁面里面包含了4幅圖片,那么對該頁面的一次請求將被計為5次點擊。要想增加點擊量你只需往頁面里多添加一幅圖片就行了!
因為這種統計方法的誤導性,很少有人認真地使用它。不過在一般交流和媒體中,“點擊量”這個術語經常被誤用,而實際上人們真正的意思是指網頁總體的流量(偶爾也會特指訪問量或頁面瀏覽量)。
對于博客的訂閱量來說,blogger們可以從不聞不問變得欲罷不能。為什么訂閱量如此重要?
計算一個博客的訂閱量可以很好地表現出這個博客真正受歡迎的程度,因為這些訂閱者是真正希望長期閱讀你的博客的人,而且通過訂閱他們能隨時獲知內容的更新,因此也不會錯過任何一篇文章。這些人是你最忠實的讀者,你完全可以指望他們反復光顧。
雖然說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指標也很重要(而且它們是每一個網站都慣用的方式),訂閱量對于博客來說則更為關鍵。一次訪問可以是一個人來到網站,沒有發現他想要的東西,然后轉頭離開從此不再回來;而一次訂閱對你而言則是一個小小的承諾,同時讓你確定自己正在提供一些有用而且惹人注意的內容。
訂閱量通常被分為rss訂閱量和e-mail訂閱量。不過如我即將要解釋的,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并不明顯。
人們通過你提供的feed來閱讀文章稱為“rss[6]訂閱”。他們使用feed閱讀器(可以是網絡服務,也可以是應用軟件)從你的feed中獲取更新的內容,甚至根本不用真正訪問你的博客。
最流行的rss訂閱統計服務來自于feedburner.com[7],也因此絕大多數blogger依靠它來相互比較各自的進展。bloglines[8]和google[9]同樣也基于各自的閱讀器服務提供了訂閱量統計,但是只有feedburner能提供包含這兩者的統計。
盡管幾乎所有的blogger都依靠feedburner,但即使是該公司本身也必須得承認有關feed讀者的計算并不精確。人數每天都在起伏漲落,一點小差錯就能讓你看上去好像在莫名其妙地得到或者失去讀者。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把統計數字當做準確的個體數量,而只是把它作為趨勢的參考。
除了rss之外,還有很多blogger通過e-mail來發布他們的內容。有一些服務可以讓你獲取自己rss的feed并自動遞送更新的e-mail,還有一些專業級的e-mail簡報列表發布服務(例如aweber.com[10])讓你能夠創建信息或者導入特定的內容。
相較rss而言,e-mail訂閱的優勢在于當訪問者訂閱后你能得到他的e-mail地址。根據其自身的特性,通過手中的e-mail地址列表,你能更加準確地知道訂閱者個體的數量。
正如我們所有人都希望的那樣,當一個博客真的很有吸引力的時候,很可能會招來評論。有評論說明訪問者希望和你產生互動。這些評論讓你能夠營造一種共同社區的氛圍,還能鼓勵讀者一再回訪。你可以在圖1-7中看到一個評論的例子。
第40頁
圖1-7:writing a comment.
計算評論數時,需要排除那些廣告性評論和垃圾評論。當你的博客從平均每篇文章只有1至2條評論發展到每篇文章有10條評論的時候,你會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有了長足的進步。
你可能特別希望得到兩種類型的評論:良好的反饋和深思熟慮的評論。即使你的每篇文章都有10條以上的評論,但如果它們都類似于“你很爛”的話,你覺得自己會高興嗎?我想這種情況還不如哪怕只有2條“稍強點”的評論呢!
很多blogger在關注數量的同時也很關注評論的質量,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能在評論中看到空洞的廢話。雖說人們并不會對自己的博客錙銖必較,但當你發現有人愿意花費時間和心血為你的文章精心發表評論時,仍然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顯然,除了評論之外,人們還可能會通過你的聯系表單或者e-mail和你取得聯系。我最好的文章里面有許多靈感都來自于讀者的問題。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獲得反饋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因為我們可以得知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又干得不錯。
在評論和e-mail之外,讀者們還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參與到博客當中。比方說響應你發起的投票、參加你舉辦的小比賽,或者你號召的其他活動。總的來說,如果人們對你有求必應,那么恭喜你,你有一個相當忠誠的讀者群!
鏈接就像萬維網里面的貨幣。你的博客的“導入鏈接(incoming link)[11]”水平表現出你對其他blogger的吸引力。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導入鏈接對博客來說很有好處,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會帶來更多的網頁流量,而且還因為它們是提高搜索引擎排名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能通過多種方式來監測博客中的鏈接。
如果某個blogger在他的博客里對你的文章進行了鏈接,你將會獲得通知。它就好像一條特殊的“評論”,我們稱之為“引用通告[12]”,點擊它后會鏈接到該blogger引用的那一段文本上面。有些blogger討厭引用通告,這是因為一些垃圾廣告發布者利用它的特性制造了大量的“垃圾鏈接”;但博客之間仍然能通過它們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而且你能知道什么人正在提到你的文章,而且能看到他們都寫了些什么。
要想找出誰對你進行了鏈接,在google里輸入“link:”加上你的域名。搜索引擎能夠索引并讓你快速地看到所有的輸入連接。此外還有一些瀏覽器插件和方便的網頁服務也能為你做到這些。
還有一種頗受歡迎的服務是technorati排名,它同時也在blogger中帶來了一絲競爭意味。technorati能統計出有多少blogger引用或參考了你的博客,并將其計算為你的“威信度(authority)”。在為期6個月的時間里,你獲得的“威信度”越高,你博客的排名就越高。如今的technorati top 100排行榜實際上已經成為業界最權威的排名,堪稱博客界的“圣杯”。
絕大部分統計分析工具都提供追蹤來訪路徑的功能,它們能告訴你博客的讀者都來自何方。通過這種方式,你就能知道來訪者是如何在搜索引擎里找到你的,同時還能找到那些和你鏈接的網站。
如果你的博客在某個關鍵字的搜索結果中名列前茅,很可能會為你帶來如潮般的網頁流量,還有同行們的艷羨。有些人把這帶到了一種競技的高度,把它看作是一場競賽;而另一些人則把它當作事業來追求,因為如果你正在銷售某些產品,合適的搜索排名可能值一大筆錢。圖1-8顯示了darren力拔頭籌的一個搜索結果實例。
第43頁
圖1-8:problogger在一次google搜索中名列第一
| problogger博客小貼士:一些有用的網站 |
| 以下網站和工具能幫助你跟蹤自己的進展或者與其他博客進行比較: http://technorati.com http://tools.seobook.com/ http://www.seomoz.org/tools http://alexa.com/ http://www.text-link-ads.com/blog_juice |
| 練習 |
| 再讀一遍你曾列出來的博客名單。遵循之前所列出的種種標準,這些博客是否表現出成功的跡象?你最喜歡的那個博客是否有更多的rss訂閱者?是否有更多的評論?你能在technorati.com和alexa.com里面找到它們嗎? |
| problogger博客小貼士:統計成癮 |
| 雖然說本章中提到的各項統計方法確實會對我們有所幫助,但有些blogger卻沉溺于每天核驗各種統計數字,變得過于富有競爭性,從而導致他們效率降低。 請記住,與其他方面的努力不同,blogger彼此之間完全沒必要競爭什么。作為blogger,你們提供的應該是幫助和友情,吸引的應該是網頁流量而不是相互敵視的對手。此外,保持“厚臉皮”并且時刻約束自己的自尊心是很有必要的。有些時候博客相互之間的“對話”會非常熱烈,在這種時刻請一定要保持頭腦冷靜! 就個人而言,我通常會留意這些統計數字的起伏,但絕不會為它們分散過多的注意力。 |
在本章中我們定義了博客是什么,并且解釋了一些通過博客掙錢的方法。
我們不想讓你太過悲觀,但仍需要提醒你,在一夜之間就得座金山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好把它當作日常工作來堅持!但話說回來,它也確實是一條很棒的掙錢之路,你既能獲得不菲的收入,又能在過程中得到快樂。
在本章之后我們將深入細節。我們會告訴你如何為博客選擇主題,并且告訴你構建博客時需要做些什么,還有如何讓它成功。
[1]alexa.com隸屬于alexa internet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1999年被amazon.com收購),專門分析并提供各種網站的相關資訊與網頁訪問量。由于其取樣數量相當大,且資料易取得,alexa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網站評估工具之一。網址為:http://www.alexa.com/。——譯者注
[2]“獨立訪問者(也被稱為是獨立用戶或唯一訪問者)”是一種針對網頁流量的統計描述,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第一次進入網站,并具有唯一訪問者標識(唯一ip地址)的訪問者。一般而言這個特定時間為24小時(也可以設置為一個月或一年)。在這段時間內如果該訪問者再次訪問網站則不計數。——譯者注
[3]所謂cookie是指某些網站為了辨別用戶身份或跟蹤會話而儲存在用戶本地終端上的數據(通常經過加密)。cookie由服務器端生成,發送給瀏覽器并將cookie的值保存到某個目錄下的文本文件內,下次請求同一網站時就發送該cookie給服務器(前提是瀏覽器設置為啟用cookie),這樣服務器可以知道該用戶是否為合法用戶以及是否需要重新登錄等等。然而,從某種程度上說cookie也嚴重危及了用戶的隱私和安全。不法分子可以利用cookie來傳播垃圾郵件或者竊取用戶個人資料,甚至改寫cookie內容以便持續攻擊。——譯者注
[4]一般來說,造訪期間人次指的是自訪問者第一次閱覽到最后發出請求(離開網站)其中的某一段期間。以將訪問時長定為30分鐘為例,如果訪問者完成第1次閱覽后立即離線(離開網站或關閉瀏覽器),隨后在這30分鐘內又再次造訪網站進行閱覽,那么網站分析報告僅將其視為1個造訪人次,而不會視為2個造訪人次。反之,如果訪客第1次造訪與第2次造訪的時間間隔超過了30分鐘,則分析報告將以2個造訪人次來表示。——譯者注
[5]標榜網站流行度的方法通常是聲稱該網站有多少點擊量。不過這種指標帶有極大的誤導性,而且戲劇性的過度高估其流行度。一個網頁通常包括多個文件(例如圖片),隨著網頁的下載,每個文件都會被記入點擊,因此點擊量實際上是個過度武斷的數字。它反映了個別網頁的復雜度,而非實際上的流行度。舉個極端的例子,你可以在某個頁面中加入100個大小為0×0像素的透明圖片,那么瀏覽器閱讀該頁面一次的點擊量將會增加100次。——譯者注
[6]“rss(簡易資訊聚合)”可以是以下三種解釋中任一種的縮寫:“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site summary”或“rich site summary”,但其實這三者都是指同一種聯合供稿(syndication)的技術。rss是一種消息來源格式規范,用以發布經常更新資料的網站,例如博客、新聞、音訊或視訊的網摘。隨著越來越多的站點對rss的支持,rss已經成為目前最成功的xml應用。它搭建了信息迅速傳播的一個技術平臺,使得每個人都成為潛在的信息提供者。——譯者注
[7]feedburner.com是一個于2004年在美國芝加哥成立的網站饋送管理供應商,為blogger和其他基于網絡的內容發布者提供訂制的rss饋送與管理工具,提供予發布者的服務包括流量分析以及一個可供選擇的廣告系統。用戶可在feedburner中免費燒制自己的rss,雖然目前它只支持小部分語言,但其他語言正在翻譯之中。feedburner在中國大陸的最大競爭對手為抓蝦與feedsky。網址為:http://www.feedburner.com/。——譯者注
[8]bloglines是一個基于網頁的新聞聚合服務,成立于2003年,2005年5月被ask.com收購。網址為:http://www.bloglines.com/。——譯者注
[9]google于2007年9月17日發布了google reader(google 閱讀器)的正式版。和bloglines一樣,它也是一個基于網頁的聚合器,能在線或者離線閱讀rss。網址為:http://www.google.com/reader/。——譯者注
[10]aweber.com是一個幫助人們進行e-mail營銷的網站,網址為:http://www.aweber.com/。——譯者注
[11]“導入鏈接”又被稱為是“反向鏈接(backlink)”,與一般鏈接“由本頁面指向別的網頁”的含義不同,“導入鏈接”意為“由別的網頁指向本頁面的鏈接”。很明顯,它們能夠指出有多少人正在關注這個頁面,同時還能告訴我們這些人都是誰。——譯者注
[12]“引用通告”能幫助你在自己的博客內發表文章引用或者評論別人的文章。文章發表后,對方被你引用的文章末尾會自動出現引用通告的鏈接,其他讀者可以通過這個鏈接來到你的博客,閱讀你的文章,并能對你的評論內容做后續的評論。——譯者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