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個熱門話題是ipTV,由它卷入的設備商、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大腕級的巨頭,例如微軟、思科、IBM、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盛大、央視等,個個都非等閑之輩。巨頭們的眼光自然不會出錯,IPTV毫無疑問是未來寬帶產業中頂頂重要的業務。但是,中小企業現在就跟著巨頭們一起來玩這場游戲,將很難得到想要的回報。在經營政策、商業模式和技術保障均不成熟的情況下,貿然試水IPTV會帶來很大的風險。要知道,巨頭們手里握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具備抗擊較大風險的能力,而中小企業可能就沒有那么幸運。
技術保障差距較大
從一些媒體描述的場景來看,IPTV確實很有誘惑力,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提供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當然IPTV的一個基本前提是具備高清楚的畫面。通常DVD的視頻流傳輸帶寬為3Mbps,即便IPTV采取更加高效率的視頻壓縮技術,也至少要求傳輸帶寬在786Kbps以上,才能達到優于普通模擬電視的畫面效果。
正因為受到IPTV的鼓勵,一些運營商開始為ADSL用戶提供速率512Kbps至1Mbps的升級。盡管1Mbps已經能滿足IPTV的最低速率要求,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傳輸視頻的畫面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其主要原因是運營商提供的1Mbps速率僅僅是理想狀態下的理論值,在實際應用中受各方面因素制約,個體之間差異較大。
事實上,大規模上馬IPTV對運營商的寬帶網絡提出嚴重的考驗,網絡必須確保每個用戶到IPTV服務器之間的鏈接帶寬都能達到786Kbps,這也對原先并不保證服務質量的IP網絡來說,增加了許多新的命題。從實現形式來看,IPTV提供了三種視頻發送方式:現場直播、定時廣播和互動點播。前兩種方式均采用了組播(Multicast)技術,可以大幅度減輕網絡的負擔,實現起來相對簡單。但是要想真正發揮IPTV互動的特點,還必須為用戶提供點播方式,其技術保障起來具有相當大的難度。
商業模式并不成熟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