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介紹第二種繪制過程:
在建立第二個錨點并遵循“來向”定義好方向線之后,再修改“去向”方向線,使曲線可以正確地繪制下去
(繪制完后按住Ctrl鍵在路徑之外任意位置點擊,即可完成繪制)
雖然頻繁地切換工具有點麻煩,但可以讓曲線始終沿著指定的路線繪制
(同理,也可以先遵循“去向”定好方向線,再修改“來向”)
實際上,在定好第二個錨點后,不用到工具欄切換工具
將鼠標移動到方向線手柄上,按住ALT鍵即可暫時切換到“轉換點工具”進行調整;
而按住Ctrl鍵將暫時切換到“直接選擇工具”,可以用來移動錨點位置
松開Alt或Ctrl鍵即恢復鋼筆工具,可繼續繪制
要注意的是:
雖然“直接選擇工具”也可以修改方向線,但“來向”“去向”有時候(當兩者同時顯示的時候)會被其一起修改
最后第三種方法,應該是大家今后在繪制中所使用的標準方法:
此法實際就是上面講到的快捷鍵的另一種操作方式,也是在不切換工具的條件下,使用快捷鍵來完成方向線的修改
做到不間斷地繪制整條曲線
(繪制完后按住Ctrl鍵在路徑之外任意位置點擊,即可完成繪制)
在動畫中大家看到一個提示“調整結束后,先松開鼠標再放開ALT鍵,否則將打亂來向方向線”
如果Alt鍵先被松開,將會使這個錨點的“來向”和“去向”恢復到長度相等的水平夾角位置
這沒有多大關系,再按下ALt鍵即可再次單獨調整
接著我們再來嘗試繪制一個心形,如下圖
(繪制完后按住Ctrl鍵在路徑之外任意位置點擊,即可完成繪制)
注意:如果沒有先按住Alt鍵就連接起點,將無法單獨調整方向線,此時再按下Alt鍵即可單獨調整
到這里,大家對路徑已經有了大概的認識,下面我們補充一些繪制中的其他問題
1 半曲線錨點的繪制:
有時候我們需要一個錨點左邊是曲線,右邊是直線,就需要用這種方法來繪制,如下圖:
繪制錨點后,按住Alt鍵單擊一下錨點,那么這個錨點的“去向”就變為了直線
只有“去向”能改變為直線,如果需要“來向”為直線,則需要在上一個錨點操作
即使轉換為半曲線錨點了,繪制下一個錨點的時候仍然是可以帶有方向線的,如下圖:
這樣看來似乎很矛盾,為何還有曲線出現?
須記住,假設半曲線錨點A的“去向”為直線,這樣對于下一個錨點B而言,B的“來向”也是直線
但是如果錨點B的“去向”為曲線的話,還是會導致AB之間的片斷呈曲線形
不過這條曲線永遠只能是C形曲線,因為它缺少另外一條方向線的控制
可以用一條形狀相類似的正常曲線錨點來比較一下
下圖演示了從“半曲線”轉換為“正常曲線”錨點的步驟
下圖演示了從“正常曲線”轉換為“半曲線”錨點的步驟
除了轉換錨點類型外,還可以在已有的路徑上增加或減少錨點的數量
如下圖:
可以看到,在選擇了路徑的情況下,停留在路徑上方的鋼筆工具可以自動判斷增加或是減少錨點
如果停在片斷上方,為增加錨點;如果停在已有錨點上方,則為減去該錨點
注意:增加或是減少錨點可能導致路徑形態改變
既然鋼筆工具本身就附帶了增加和減去的功能,那么為何在工具欄中還有單獨的增加錨點和減去錨點工具呢?
這是因為有時候可能需要在錨點密集區增加更多錨點,如果就用鋼筆工具的話,則有可能誤減已有的錨點
對于一條已經繪制完畢的路徑,有時候需要在其上追加錨點(也有可能是在半途意外終止繪制)
首先應將路徑顯示出來(可從路徑面板查找并點擊路徑)
然后使用鋼筆工具在末尾的錨點單擊(當移動到末尾錨點的時候光標會有提示)
此時即可繼續繪制,見下圖:
如果要將多條獨立的路徑連接在一起,可以如下圖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調整方向線的時候可以按住Alt鍵單獨調整其中一條
還有一個繪制曲線的技巧:
要繪制一條光滑的曲線,就必須保持錨點上“來向”與“去向”的夾角為180度的水平角(方向線長短無關)
注意如果更改了夾角,就有可能形成類似m的形狀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