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發明到現在已經快60年了,60一甲子,原來的數據存儲和現在的數據存儲有哪些不同?國外著名的媒體computerworld也選了7張產品對比圖片來說明數據存儲技術和時代的變遷。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相對磁盤近60年的發展,NAND閃存還是一個新事物。1987年,東芝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NAND閃存。我們看到,從2005年到2014年間,MicroSD的容量提升了1000倍。10年1000倍,這就是閃存的速度:

2、1956年,第一塊硬盤容量只有5MB,體積比2個冰箱還大。2013年主力硬盤容量是4TB,大小只有3.5"。希捷預計,2020年,采用新技術的機械硬盤的容量將達60TB。哇,好大的容量啊:

3、我們再來看一下企業磁盤陣列。左邊是1991年EMC的Symmetrix第一代高端存儲,只有4塊硬盤,容量只有2GB,內存256MB。而右邊是2013年EMC最新的Symmetrix第10代高端存儲VMAX,一個機柜可以支持240塊3.5“的磁盤,128GB內存。整體系統可以擴展到2PB以上,容量上比20多年前的第一代產品高出100萬倍:

4、如果不看技術,只看功能方面,差距更大。1974年的機械硬盤容量只有200MB,重達10磅。而2013年一個東芝512GB的PCIe NAND閃存磁盤,只有一條內存大小:

5、就算同樣是機械硬盤,情況也大不相同。左邊是1981年DEC的硬盤,用當時流行的14”的盤片制成。而右邊是希捷的微硬盤,尺寸比1.8"還小,但容量去大得多:

6、閃存和閃存比較也進步大大的。1996年一個閃存卡只有40MB,而2013年同樣大小的閃存盤是960G:

7、至于磁帶庫,已經無數次宣布其死亡,但一直還活著,成為一個工業的笑話。磁帶比磁盤歷史更悠久,1950s初期就有磁帶庫。左邊是1952年IBM的726磁帶庫,容量只有2MB,而右邊是IBM最新的TS3500磁帶庫,容量高達125PB。現在一盒磁帶的容量就達6TB,預計2022年,一盒磁帶的容量是128TB。

看了這些對比,大家有什么感慨。也就是等我們這一代人退休的時候,時間又將大大不同。幾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東西。雖然存儲在IT的進程里面,還算是比較慢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