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機的輻射有多大?
大多數人都會在意選擇LCD以避免CRT顯示器的大輻射,其實許多用戶都沒有留意到機箱內的配件(主機)同樣是一個不小的輻射源。一些用戶在長時間使用電腦后會感到眩暈等不適的癥狀,其實這和主機的輻射大小和使用是否正確有關。例如某些用戶為了讓主機有更好的散熱,把兩邊擋板都拆下來,這樣機箱屏蔽輻射的功能就等于失去了。
其實一個造工優良、材料合乎規格的機箱正常使用(沒有拆卸擋板)是可以把輻射屏蔽到安全的水平。當然,機箱不可能完全沒有空隙和通風孔,合理的孔徑尺寸大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據科學研究試驗表明,理想的孔徑尺寸為r/30(r為波長),可既能照顧到機箱的散熱需求,又能有效地防止電磁波的輻射。
2. 你的機箱是否結實?
機箱是否結實對主機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硬盤、光驅這類儲存設備,試想一下如果你的機箱長期處于搖動狀態的話又怎能確保安全呢。一般情況下,好的機箱鋼板厚度至少應在一毫米以上,并且板材應該是經過特殊處理的鍍鋅鋼板。因為鍍鋅鋼板具有防靜電、不易生銹和不易沾上指紋的優點。
還有一種新型的機箱是采用鋁合金材料。使用這種材料的機箱在相同的厚度下比鋼材的強度要高,但質量反而會更輕。而且,鋁合金本身的抗氧化能力比鋼板要好,這樣鋁合金機箱一般都不需要涂層。不過這樣的機箱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首先,鋁合金的硬度雖然比鋼好,但彈性卻遠遠不足。如果受到重壓,就有可能發生不可恢復的變形;其次,這也是大多數普通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地方---鋁合金機箱都很貴。
以上這兩種都是最為常見類型的機箱。但不管是哪一樣,機箱結實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參數。也許一些讀者都說“購買機箱的時候不可能用精密工具測量機箱板厚度啊!”。筆者在這里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一般優質的機箱都比較重,而且用力搖動也不會有太大擺動。相信消費者遵循這兩點便可買到結實的機箱了。
3. 透明機箱選擇要謹慎
為了滿足一些消費者“愛美”之心,商家推出了采用全透明塑料材料的機箱。這些透明的機箱可把主機配件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再配上炫目的各色彩燈,看起來的確十分養眼。不過除了漂亮,主機作為一個和我們長時間“親密接觸”的電器,我們是否要更多考慮一下它的安全性和穩固程度呢。
相信讀者看過筆者剛才提到的兩個機箱選購要點后,對選購機箱的指標都有一定的了解。而透明機箱卻是恰恰在這兩點表現得不是太好。首先,從材料方面考慮,透明機箱不可以簡
單是由透明塑料和玻璃組成。而至少應當是使用亞克力板材料。盡管如此,這樣的材料硬度上還是不能和鍍鋅鋼板媲美。再者,如果要達到良好的電磁屏蔽效果,這些透明機箱必須使用含鉛材料或是在亞克力板上進行真空金屬鍍膜。只可惜由于成本的原因,市面上大部分透明機箱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總的來說,透明機箱除了好看外,就幾乎沒有什么優點可言。所以說,選購透明機箱要謹慎。
4. 你的機箱散熱能力足夠嗎?
機箱的整體散熱性能也是電腦使用者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如今電腦硬件的集成度越來越高,CPU、顯卡、硬盤這些發熱大戶也在盡情“展示它們的熱情”。如果機箱散熱不足,很容易就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火山”。一些用戶為了使機箱內部散熱更好,在機箱內“前一個,后一個,側邊也一個”裝上許多高轉速散熱風扇。
但這樣的做法能否達到很好的效果呢?答案是不一定的。讀者有機會的話可以留意一下服務器機箱內的情況,就會發現原來服務器內散熱風扇其實并未如我們想象那么多。其原因就在于他們懂得把握好機箱內的風道流向。一般情況下,普通用戶只要遵循前下方(如果控制入風口在硬盤位置會更好,只是灰塵多了點)進風,后方出風(一般是后面正對CPU風扇)的原則就足夠了。
至于在側面擋板上(也是正對CPU風扇)是否需要導風罩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市面上的38度機箱通常都是采用這樣的原理,筆者認為只有真正符合38度機箱標準的產品才適合使用這樣的做法。如果是普通機箱產品也采用這樣的做法可能會適得其反。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