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卡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下面進行簡要介紹。
按聲卡的位數分類
按聲卡的位數,可將聲卡分為8位聲卡、16位聲卡、準16位聲卡和32位聲卡。8位聲卡是將咅頻信號的大小(咅量)分為256個等級 (0~255),每一等級對應一個8位的二進制數,在聲音錄入(采樣)時按音最大小給定一個二進制數,播放時按此二進制數實施還原;16位聲卡是把音頻信號的大小分為65536個等級(0~65535)然后實施上述轉換,顯然它對音頻信號(音量大小)的描述比8位聲卡準確得多:32位聲卡則有更高的精度。另外,準16位聲卡實質上是指8位加8位的雙聲道立體聲聲卡。
按聲卡的功能分類
按聲卡的功能,可將聲卡分為單聲道聲卡、準立體聲聲卡和立體聲聲卡。單聲道聲卡就是記錄和重放的所有聲源都只能是單聲道的聲卡;準立體聲聲卡簡單地說就是錄音是單聲道,放音有時是立體聲,有時是單聲道的聲卡;立體聲聲卡是指具有數字立體聲錄/放、重放游戲和應用程序中立體聲音響功能的聲卡。立體聲聲卡在運行教學和游戲程序中,可以播放程序中的音樂和聲效,立體聲感好,給入以較強的現場感,更加充分地提高了程序的效果。
按聲卡的實現形式分類
隨著聲卡技術的不斷完善與提高,特別是英特爾公司的AC97規范在業內的普及與實施,使聲卡領域形成了以插卡形式出現的獨立型硬聲卡和集成符合 AC97規范的集成聲卡兩大陣營。硬聲卡就是插卡式的聲卡,而現在的普通用戶使用的大多是集成在主板上的集成式聲卡,集成聲卡又可分為集成硬聲卡和集成軟聲卡。
目前很多主板集成的聲卡都是軟聲卡,其特點在于省略了DigitalControl芯片,成本較低。集成軟聲卡僅集成了一塊用于信號采集編碼的 AudioCodec芯片,對聲咅的處理等工作都是由CPU來完成的,因此集成軟聲卡對CPU的占有率也相應地提高。不過隨著CPU功能越來越強大和軟聲卡技術的進步,這類產品對CPU的依賴也將逐步減小,音質也將逐步提高,能夠滿足普通用戶的需求。
集成硬聲卡具有完整的DigitalControl和AudioCodec芯片,聲卡的設計與PCI式聲卡相同,只不過是將這兩塊芯片集成在主板丨:而已。集成硬聲卡的缺點在于音頻信9的輸出信噪比較低,并且三維音效的定位能力也不是很好,俱由于它對CPU的占有率較低,因此相對于軟聲卡來說其成本自然要高一點。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