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在我們的詞典里已經不是生僻詞了,它目前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智能手機中,而在今年的CES上,NFC憑借著新產品的推出再次深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比如:華碩的全球首款搭載NFC的臺式電腦M70、LG推出通過NFC實現家電近場物聯的turbowash新洗衣機等。那么,究竟NFC有怎樣的魔力這么吸引大家?它又有怎樣的前景呢?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它的神奇之處吧。
首先來講想要了解NFC的未來生活,那么我們自然的需要首先知道NFC到底是什么,不然一切都無從談起。
nfc功能是什么?

近場、低速、實時、加密、點對點、低成本。這便是NFC具備的普遍特點,也是其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比較新的概念—移動支付還未普及開來,但是為其服務的NFC智能手機已經占據目前智能手機的1/3的市場,而且新發布的手機大多具備這一功能。
NFC(近場通信)顧名思義,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在13.56MHz頻率運行于20厘米距離內。目前近場通信已通過成為ISO/IEC IS 18092國際標準、EMCA-340標準與ETSI TS 102 190標準。其傳輸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種,相比于藍牙的傳輸速率小很多,但是連接、設置速度快,便于實時傳輸。
NFC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演變而來,因此可以很好的利用在近場物聯領域。
NFC 芯片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計算能力,在Felica標準中還含有加密邏輯電路,MIFARE的后期標準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塊(SAM)。交互通信以及加密功能,保證NFC在進行數據傳送時更加安全。
NFC的工作模式有卡模式和點對點模式。前者其實就是相當于一張采用RFID技術的IC卡。后者和紅外線差不多,可用于數據交換,只是傳輸距離較短,傳輸創建速度較快,傳輸速度也快些,功耗低(藍牙也類似)。其工作特點決定了它發展的多樣性,而低功耗正迎合時下各智能設備發展的趨勢。

NFC你有啥不同?--RFID+藍牙+紅外?
其實沒那么牛,不過確實擁有著這些“前輩們”很多的特點。先說說它和RFID。NFC將非接觸讀卡器、非接觸卡和點對點功能整合進一塊單芯片,而rfid必須有閱讀器和標簽組成;NFC傳輸范圍比RFID小,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甚至幾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獨特的信號衰減技術,相對于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二者這不存在誰排擠誰的問題,根據其特點我們很容易看出應用領域不同。再看看它和藍牙。二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傳輸速率、網絡類型以及通信模式上。NFC略勝藍牙的地方在于設置程序較短,建立時間小于0.1s,遠小于藍牙的6s;NFC通信距離在20cm以內,而藍牙能實現10m內的傳輸;NFC網絡實現的事點對點的傳輸,而藍牙實現的事單點對多點的通信,這就導致了NFC的安全性能要遠高于藍牙。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