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JavaScript設計模式之觀察者模式(發布訂閱模式)原理與實現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觀察者模式,又稱為發布訂閱模式,它定義了一種一對多的關系,讓多個觀察者對象同時監聽某一個主題對象,這個主題對象的狀態發生變化時就會通知所有的觀察者對象,使得它們能夠自動更新自己的狀態。
在觀察者模式中,并不是一個對象調用另一個對象的方法,而是一個對象訂閱另一個對象的特定活動并在狀態改變后獲得通知。訂閱者也稱為觀察者,而被觀察的對象稱為發布者或主題。當發生了一個重要的事件時,發布者將會通知(調用)所有訂閱者并且可能經常以事件對象的形式傳遞消息。
思路:
① 發布者需要一個數組類型的屬性subscribers,以存儲所有的訂閱者;
	② 訂閱subscribe():將新的訂閱者加入到這個數組中去;
	③ 退訂unsubscribe():從訂閱者數組中刪除某個訂閱者;
	④ 發布publish():循環遍歷subscribers數組中的每一個元素,并通知他們,即發送消息,意味著調用訂閱者的某個方法。因此,當用戶訂閱信息時,該訂閱者需要向subscribe()提供它的其中一個方法。
	subscribe()、unsubscribe()、publish()三種方法都需要一個type參數,因為發布者可能觸發多個事件,而用戶可能僅選擇訂閱其中一種,而不是另外一種。
使用觀察者模式的好處:
① 支持簡單的廣播通信,自動通知所有已經訂閱過的對象。
② 頁面載入后目標對象很容易與觀察者存在一種動態關聯,增加了靈活性。
③ 目標對象與觀察者之間的抽象耦合關系能夠單獨擴展以及重用。
在JavaScript中,一般使用事件模型來替代傳統的觀察者模式。 DOM事件,也是JavaScript和DOM之間實現的一種觀察者模式。
Eg1:
監聽用戶單擊按鈕的動作,但沒有辦法預知用戶將在什么時候點擊。因此,訂閱按鈕上的click事件,當按鈕被點擊時,便向訂閱者發布此消息。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onsole.log("First click");}, false);// 可以有多個訂閱者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onsole.log("Second click");}, false);btn.click();Eg2:
非觀察者模式:
$.ajax({  url: './login',  type: 'post',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dataType:'json',  success: function(data) {    if(data.status === "success") { // 登錄成功,渲染header、footer      header.setInfo(data.headerInfo);      footer.setInfo(data.footerInfo);    }  }});觀察者模式:
$.ajax({  ...,  success: function(data) {    if(data.status === "success") {      // 登錄成功,發布登陸成功消息      login.trigger("loginsuccess", data);    }  }});var header = (function() { // 監聽消息  login.listen("loginsuccess", function(data){    header.setInfo(data.headerInfo);  });  return {    setInfo: function(data) {      console.log("渲染header");    }  };})();var footer = (function() {  login.listen("loginsuccess", function(data){    footer.setInfo(data.navInfo);  });  return {    setInfo: function(data) {      console.log("渲染nav");    }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JavaScript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