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的 WebAssembly
本周發布的 Firefox 52 加入了對 WebAssembly 的支持,成為第一個支持 WebAssembly 標準的瀏覽器,而其它瀏覽器如 Chrome 57、Safari 和 Edge 也都會陸續支持 WebAssembly。WebAssembly 源于Mozilla 發起的 Asm.js 項目,設計補充而非取代 JavaScript,它是一個二進制格式,容易翻譯到原生代碼,本地解碼速度比 JS 解析快得多,讓高性能的 Web 應用在瀏覽器上運行成為可能,比如視頻游戲、計算機輔助設計、視頻和圖像編輯、科學可視化等等。
未來,現有的生產力應用和 JavaScript 框架都有可能使用 WebAssembly,能顯著降低加載速度,同時改進運行性能。開發者可以將針對 CPU 密集計算的 WebAssembly 庫整合到現有的 Web 應用中。
你聽說過 WebAssembly 嗎?這是由 Google , Microsoft , Mozilla , Apple 等幾家大公司合作發起的一個關于 面向Web的通用二進制和文本格式 的項目。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WebAssembly到底是個啥?為什么它的出現和未來的發展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即使你并不是一個程序猿/媛~
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它將改變Web生態。
JavaScript–Web世界的匯編語言
我們有許多面向Web應用的開發規范,這些設計優良的規范讓Web開發者們的工作變得更加的簡單。我們很難想象自己所創建和網站或應用沒有任何規則、編程語言、框架和開發理念可以遵循。
而將所有這些事情組合到一起的Web規范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名字: JavaScript !
JavaScript基本上已經成為了Web平臺的標準開發語言。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軟件成為了Web應用,JavaScript更是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但在過去幾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項目問世,它們試圖通過開發編譯程序,將其他語言代碼轉化為 JavaScript,以此讓開發者克服 JavaScript自身存在的一些短板。其中一些項目專注于給編程語言增加新的功能,比如微軟的 TypeScript 和Google的 Dart ,或是加快 JavaScript的執行速度,例如 Mozilla 的 asm.js 項目和Google的 PNaCI 。
在默認環境下,JavaScript文檔其實就是簡單的文本文件,先是從服務器下載,然后由瀏覽器中的 JavaScript引擎解析并編譯。用戶可以通過Ajax技術在瀏覽網頁時與服務器進行通信。
在瀏覽器端目前是使用JavaScript來實現與用戶進行動態交互等功能,雖然很多JavaScript框架都致力于性能優化,但是一套基于字節碼的系統仍然會有更快更好的性能表現。
所以,WebAssembly到底是個什么鬼?
WebAssembly是一種新的字節碼格式。它的縮寫是".wasm", .wasm 為文件名后綴,是一種新的底層安全的二進制語法。。它被定義為“精簡、加載時間短的格式和執行模型”,并且被設計為Web 多編程語言目標文件格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