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使用 Node.js 編寫一個完整的項目時,程序中往往需要用到一些可配置的變量,從而使得程序能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運行,而眾所周知,在實際的項目會存在多個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環(huán)境下,一些配置是不相同的,如何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調(diào)用不同的配置,提高開發(fā)效率?下面話不多說了,來一起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1. config-lite模塊
首先引入一個配置模塊config-lite,使用命令npm i config-lite --save安裝。
通常我們會針對不同的環(huán)境,將配置寫入不同的配置文件中,在Node項目下新建config目錄,里面新建不同環(huán)境的配置文件,這里我以『開發(fā)』以及『生產(chǎn)』兩個環(huán)境作為例子來講解如何操作。
開發(fā)環(huán)境中,我們在config目錄下新建兩個文件:test.js和default.js,你可能會問,為啥沒有生產(chǎn)機配置文件,因為生產(chǎn)機配置要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下再創(chuàng)建嘛。
在test.js配置文件中寫入代碼如下(PS. 這里以mysql的配置為例):
// test.jsmodule.exports = { mysql : { host: "localhost", user: "lupeng", password: "080910", database: "b1imd" }};default.js里寫入一些默認的配置文件,例如session的配置等。
// default.jsmodule.exports = { mysql : { host: "10.20.141.220", user: "lupeng", password: "123456", database: "b1imd" }, session: { secret: 'keyboard cat', resave: false, saveUninitialized: true, cookie: { maxAge: 1000*60*60 } }};好了,配置文件寫好了,如何使用呢?這里我們使用的 config-lite模塊,這個模塊是依據(jù)環(huán)境變量來選擇不同的配置文件的,所以在使用之前我們需要修改package.json里的啟動命令:
"scripts": { "start": "NODE_ENV=production supervisor --harmony -i views/ ./bin/www", "test": "NODE_ENV=test supervisor --harmony -i views/ ./bin/www" },可以看到,上面有兩條啟動命令,一條是針對生產(chǎn)機,設(shè)置了NODE_ENV=production,一條是針對測試機,設(shè)置了NODE_ENV=test,當我們使用npm test啟動項目的時候,config-lite會去抓取test.js配置,并且會與default.js里配置去合并,如果有相同的對象,會覆蓋default.js里的配置。如上例子都有mysql的對象,那么這里會以test.js里的對象為準。
好了,下面來介紹一下如何在項目中使用config-lite模塊,在app.js里代碼如下:
// 省略...var config = require('config-lite')(__dirname);// 省略...app.use(session(config.session));console.log("mysql服務(wù)器:" + config.mysql.host); // display mysql-config// 省略...引入之后,可以直接使用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對象。
2. 生產(chǎn)環(huán)境
那么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如何使用呢?上面已經(jīng)介紹了config-lite基本原理以及用法,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的時候,我們只需要在生產(chǎn)機環(huán)境中config目錄下新建production.js文件,然后使用啟動命令npm start即可。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