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 CLI是一個命令行界面工具,它可以創建項目、添加文件以及執行一大堆開發任務,比如測試、打包和發布,這里的快速開始就是基于這個命令。
開始項目前,你需要先安裝node和npm,然后執行npm install -g @angular/cli安裝Angular CLI。
一:用命令行新建一個項目
ng new newApp --skip-installcd newAppcnpm installng serve --open
執行上面的命令就會自動新建一個Angualr項目,并啟動了項目。
其中--skip-install表示node包先不安裝,我們接著使用cnpm install安裝會快多了。
二:目錄結構
現在來看看ng命令幫助我們生成了什么,也就是項目的目錄結構,里面都是干什么的,先有個大致了解,你可以不知道全部,不過先記住下面幾個個人感覺重要的:
1.src:應用代碼存放的地方;
2.src/app:你的代碼主要存放的地方,這樣說也許不合適,不過你開發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修改這里的代碼;
3.src/assets:圖片等存放的地方,構建時會復制到發布包里;
4.src/main.js:你基本不會修改它,它是程序的主入口;
5.src/styles.css:特別用的樣式寫在對應的地方,后面會說,對于公共的樣式就會寫在這里;
6.karma.conf.js:給Karma的單元測試配置,當運行ng test時會用到它。
三:自定義組件
import { Component } from '@angular/core';@Component({ selector: 'my-comp', template: '<ul><li *ngFor='let row of dataList'>ID:{{row.id}} INFO:{{row.info}}</li></ul>', styles: [`ul{background-color: antiquewhite;padding-left: 10px;list-style: none;}`] })export class MyComponent { dataList = [ { id: 1, info: "Angular" }, { id: 2, info: "React" }, { id: 3, info: "Vue" } ]; }上面就已經定義好了一個非常簡單的組件,不過在使用前,你還需要在模塊中定義,此時就是src/app/app.module.ts中注冊:
import { NgModule } from '@angular/core';import { MyComponent } from './my.component';@NgModule({ declarations: [ MyComponent ] })......現在已經注冊好了,你就可以使用了,上面的例子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就是自定義了一個標簽my-comp,和普通的div的用法一模一樣。
需要注意的是,為了方便查看,在注冊的例子中我去掉了無關的代碼,實際情況還好有包括啟動,別的組件,服務等的注冊,你可以看看命令行自動生成的別的指令,這里主要還是說明更重要的東西,下同。
類似AngularJS,Angular的selector除了上面的自定義標簽,還有別的:
1.selector: 'element-name'//自定義標簽選擇器;
2.selector: '.class'//樣式選擇器;
3.selector: '[attribute]'//屬性選擇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