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Angular 4的臟值檢測是個老話題了,而理解這個模型是做Angular性能優化的基礎。因此,今天我們再來聊聊Angular 4臟值檢測的原理,并看看性能優化的小提示。
進入點 - Zone.js
Angular 4是一個MVVM框架。數據模型(Model)轉換成視圖模型(ViewModel)后,綁定到視圖(View)上渲染成肉眼可見的頁面。因此,發現數據模型變化的時間點是更新頁面的關鍵,也是調用臟值檢測的關鍵。
經過分析,工程師們發現,數據的變化往往由macrotask和microtask等異步事件引起。因此,通過重寫瀏覽器所有的異步API,就能從源頭有效地監聽數據變化。Zone.js就是這樣一個猴子腳本(Monkey Patch)。Angular 4使用了一個定制化的Zone(NgZone),它會通知Angular可能有數據變化,需要更新視圖中的數據(臟值檢測)。
臟值檢測(Change Detection)
臟值檢測的基本原理是存儲舊數值,并在進行檢測時,把當前時刻的新值和舊值比對。若相等則沒有變化,反之則檢測到變化,需要更新視圖。
Angular 4把頁面切分成若干個Component(組件),組成一棵組件樹。進入臟值檢測后,從根組件自頂向下進行檢測。Angular有兩種策略:Default和OnPush。它們配置在組件上,決定臟值檢測過程中不同的行為。
Default - 缺省策略
ChangeDetectionStrategy.Default。它還意味著一旦發生可能有數據變化的事件,就總是檢測這個組件。
臟值檢測的操作基本上可以理解為以下幾步。1)更新子組件綁定的properties,2)調用子組件的NgDoCheck和NgOnChanges生命周期鉤子(Lifecycle hook),3)更新自己的DOM,4)對子組件臟值檢測。這是一個從根組件開始的遞歸方程。
// This is not Angular codefunction changeDetection(component) { updateProperties(component.children); component.children.forEach(child => { child.NgDoCheck(); child.NgOnChanges(); }; updateDom(component); component.children.forEach(child => changeDetection(child));}我們開發者會非常關注DOM更新的順序,以及調用NgDoCheck和NgOnChanges的順序。可以發現:
OnPush - 單次檢測策略
ChangeDetectionStrategy.OnPush。只在Input Properties變化(OnPush)時才檢測這個組件。因此當Input不變時,它只在初始化時檢測,也叫單次檢測。它的其他行為和Default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OnPush只檢測Input的引用。Input對象的屬性變化并不會觸發當前組件的臟值檢測。
雖然OnPush策略提高了性能,但也是Bug的高發地點。解決方案往往是將Input轉化成Immutable的形式,強制Input的引用改變。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