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日期的“1976-02-03 HH:mm:ss”這種格式 ,我的比較簡單的處理方法是這樣:
function formatDate(d) { var D=['00','01','02','03','04','05','06','07','08','09'] with (d || new Date) return [ [getFullYear(), D[getMonth()+1]||getMonth()+1, D[getDate()]||getDate()].join('-'), [D[getHours()]||getHours(), D[getMinutes()]||getMinutes(), D[getSeconds()]||getSeconds()].join(':') ].join(' ');}這種方法是邏輯比較簡單的,而且規則也簡單。除了with(d||new Date)的使用之外,也算不上什么技巧。但是,如果用這種方法來做數字字符串補0,那么結果顯然不妙。51js的月影提供了另一個方案:
function pad(num, n) { return Array(n>num?(n-(''+num).length+1):0).join(0)+num;}調用示例如下:
pad(100, 4); // 輸出:0100
月影在這里分析了其中的技巧,以及代碼長短與效率上的平衡:
最后月影推薦的是“質樸長存法”:
/* 質樸長存法 by lifesinger */function pad(num, n) { var len = num.toString().length; while(len < n) { num = "0" + num; len++; } return num;}這個在“沒事就射鳥”同學的博客里做了分析
月影同學有一件事是沒有做的,就是沒說明“為什么那個短代碼的效率更低?”。
答案是“表面看來,用array.join來替代循環是高效的,但忘掉了一個數組創建的開銷”。對此有沒有法子呢?我有過另一個解決的思路。如下:
/* 查表法(不完善) by aimingoo */pad = function(tbl) { return function(num, n) { return (((tbl[n = n-num.toString().length]) || (tbl[n] = Array(n).join(0))) + num); }}([]);這個路子跟前面的formatDate()是一樣的,只不是formatDate()里的表是一個確定的數組,而這里的數組則是動態生成,然后緩存在tbl[]里面。這個緩存的tbl[]數組是使用一個函數調用參數的形式,保持在最終的pad()函數的上層閉包里面。為了讓上面的這個過程清晰一點,我重排代碼格式如下:
pad = function(tbl) { return function(num, n) { return ( ((tbl[n = n-num.toString().length]) || (tbl[n] = Array(n).join(0))) + num ); }}([]);好的。到這里,先別急,還有兩個問題要解決。其一,當不需要補0時,上述的tbl[0]返回空值,所以會進入到“||”運算的第二個分支,因此導致Array()重算一次,也就是說“不補0的情況效率其實最低”。其二,當num長度大于n時,也就變成了“補負數個零”。“補負數個零”顯然不行,一般對此處理成“不需要補零”,于是又回到了第一個問題。
這兩個問題可以一次解決,其實就是多一次判斷:
/* 查表法(完善版本) by aimingoo */pad = function(tbl) { return function(num, n) { return (0 >= (n = n-num.toString().length)) ? num : (tbl[n] || (tbl[n] = Array(n+1).join(0))) + num;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