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2007年4月,第三屆中國站長大會上,蔡文勝指出:中國互聯網未來的趨勢之一就是地區化,也即本地化。在會前幫蔡總整理PPT時,我向他請教中國互聯網未來幾個趨勢的問題。他說其實互聯網的核心優勢就是解決傳統商業模式中的信息不對稱,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進行升級是未來互聯網行業的金礦。
在蔡文勝提出本地化是中國互聯網發展趨勢之前和之后,很多人都在做本地化的網站,這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任務歷史發展都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并修正理論,最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式的。
一直以來,經常只是光顧自己經常去的那十來個網站。最近因為偶然的興起,通過搜索,去了很多以前沒有注重的網站,忽然發現:中國的互聯網本地化商業模式越來越清楚了。
我偶然上了一個叫“合肥論壇”的網站,是個大論壇,分類具體,同時在線人數竟然有好幾萬,上面有許多當地的各類廣告,看上去盈利還不錯。之據說看上去盈利還不錯,是因為不知道這個論壇的背景,假如是政府或者企業背景,那么盈利不盈利就復雜了,假如是個人站,那肯定盈利,因為維護一個上萬人在線的論壇的硬件成本就非常高。
再有,就是一些新聞中得來的線索,比如大學生利用網站賣包子、中國要實現村村通寬帶等。
仔細想了幾天,理出了一些頭緒,特羅列出來,拋磚引玉了。各位扔玉時揀瑪瑙、和田之類的扔啊。
一、 中國互聯網本地化的幾種表現形式
1.    地方門戶 
2.    地方論壇 
3.    地方資訊中心 
4.    地方網址導航 
5.    地方電子商務網站 
6.    地方專業網站(如旅游、愛好等)   
二、 中國互聯網本地化的盈利模式
1.    網絡廣告 
2.    運營商分成 
3.    傳統業務盈利 
4.    技術、運營、平臺等網絡服務提供商   
網絡廣告不用解釋了,目前在中國已經很成熟了。連臺灣省的個人站長都羨慕大陸的個人站長有那么多網站聯盟可以選擇。
運營商分成在最早的全國門戶模式下可能是行不通的,但到了地方門戶等表現形式的時候,很可能就走得通了。尤其是3G開通后,本地運營商是有可能分湯給網站喝的。
傳統業務盈利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通過互聯網解決傳統產業中的信息不對稱,從而提升的產能。
而提供技術、運營、平臺等網絡服務一直有人在做,但沒有人做得非凡好。一般本地化的電子商務網站(我把通過互聯網提升產能的都歸為此類)不太愿意使用淘寶店鋪等長長的鏈接,一來宣傳不方便,二來由于消費者并非面向全國,淘寶這樣超大平臺的流量對他們不夠精準,他們寧愿自己建一個獨立域名的網站來自己宣傳(有線下盈利手段的網站燒得起錢的)。可是,自己建站對于他們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他們迫切需要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商。假如只要出錢,就有人能夠提供建站、運營的全套服務,而企業只需要在本地媒體宣傳和收訂單,那多好啊。
談到商業模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當年美國淘金,賺錢的都是賣水的。可是真到創業、擇業的時候,人們卻一門心思往挖礦的行當里鉆。
我今年已經30周歲了,而立之年,已經不再考慮下一份工作薪水漲多少,寫字樓有多豪華,而是在考慮如何預備自己的創業之路。由于歷史原因,我們這一代人不可能一輩子打工下去,當35-40歲時,就會被無情淘汰,假如不早作打算,將來就被動了。
北京這個氣候并不宜人的城市,適合年少打拼,并不適合終老此生,未來我還是要回故鄉去的。因此,我未來的創業之路只能走本地化網絡這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