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生存狀態
夜里11時,北京西城區。Kiwi回家扔下背包,全副武裝地出門了。在樓下一片混亂中,她調好相機,對準街區一通推拉搖移。
“回來時在公車上看見路上塞得水泄不通,清障車停了滿大街。”kiwi一下激動起來,難道四周道路塌方了?她趕緊用手機拍了一段,不過癮,回家又拿相機補一點出色畫面。“要真的出事了,放到新浪播客上,我就做了獨家!”
此時,山東泰安的小伙子馬云龍早睡了。他將在次日7時醒來,第一時間上網,找最新的新聞、娛樂視頻。“白天素材更新得多,抓得比別人快。”他作為一個資深“播客”,和“原創派”的kiwi究竟不同。
對時下的年輕人來說,播客再也不是什么洋玩意,反而成為了一部分人生活的最大樂趣。
事實上,“播客”與博客系出同門,最早是作為一項功能內嵌在博客軟件中的。比如“童話大王”鄭淵潔,就在自己新浪的博客上,天天更新播客視頻。但播客絕不只是博客的聲音化。網友的創意和愛好,讓播客生活無比生動。
到了網上,馬云龍是“情敵方文山”,他的播客訪問量挺高,有些內容還經常被轉到別的網站去。
既“資深”、又“知名”,說到底,小馬接觸播客的時間也就一年不到。開始只是憑愛好搜集偶像的音樂視頻、音頻作品,漸漸的,他有了點新追求。
比如他最近自得地“首發”了周杰倫新歌《牛仔很忙》的MV。“這些首發讓我在新浪賺足了點擊,我的播客自然也成了這首歌在網上流傳的淵源地!”他認為,能在第一時間做到這些,就是他的最大成就。
為搶首發,“情敵方文山”常在首播電臺或一些音樂網站上流連。比如他常去的“音樂共享黨”,就是播友們推薦的。
小馬坦言,自己播客里的視頻大多是在網上找,很少自己錄制。他給出的理由是:“大概我不想讓自己在網上流傳吧!”
標題很重要
無論是原創的還是找來的,播客視頻的惹火不亞于當年博客興起之勢,除了一些專業播客網站,各門戶網站也把播客視為“兵家必爭之地”,彼此都在內容上下足了工夫。
老道的“情敵方文山”總結道:網上最受歡迎的還是娛樂八卦類,比如說哪位明星又在哪里出丑了,某歌星走光了……這一類的,點擊率比較高。
他補充道,玩播客最有樂趣的,莫過于看播友們上傳的各色視頻。而且“點擊高不高、標題很重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