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消息 據國外網站報道,一個丑陋和簡單的頁面在其僅存的一周內,帶來的轉化率竟然高達其所替代頁面的300%。
有一位創意指導輕視地對待我的設計,把我的PPT框架直接轉為HTML頁。然后就發給了客戶,沒有做任何修改。因為她自己不能夠做所謂的“簡單”設計。客戶在看到這個HTML頁后,立即惱火地要求代理公司做更高級設計。由于沒有其它的頁可做替換。這個丑陋和簡單的頁面存在了一個多星期。但就在這一個星期內,這個頁面帶來的轉化率是它所替代頁面的300%。
假如說在我作為策略專家和顧問的生涯中,曾因為登陸頁而跟客戶們展開過持久的戰斗,那戰斗也多半是為了登陸頁的“簡單”化而進行的。人們為何不喜歡樸素的登陸頁? 以下是我多年來聽到的一些議論片段:
“它使我們看起來不專業”
“它不能代表我們的品牌”
“它看起來像一個小小孩的主意”
“沒有人會去看這個頁面,并且不會認為我們是一家真正的公司”
“除非我們做更多的產品描述,否則誰會買呢?”
“這其中沒有多少想法”
但是,我仍然請求他們的信賴,并懇請他們至少測試一下這個觀念和主意。于是,很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些頁面運行得非常好。事實上,包含更多"設計 " 或 "創造力" 或 " 信息的"頁面在測試中,反而不如較簡單的頁面表現好。在這類測試中,獲得50% 到100% 的提升并不令我覺得驚奇。
我所喜愛的故事全部來自代理世界。 真實的故事之一:
“有一位創意指導輕視地對待我的設計。把我的PPT框架直接轉為HTML頁。然后就把它發給了客戶,沒有做任何修改----因為她自己不能夠做所謂的“簡單”設計。客戶在看到這個HTML頁后,立即惱火地要求代理公司做更高級設計。由于沒有其它的頁可做替換。這個丑陋和簡單的頁面存在了一個多星期。但就在這一個星期內,這個頁面帶來的轉化率是它所替代頁面的300%。 因此,這個頁面在一年以后仍然活著。”
但今天是對“簡單”所帶來的利益進行重新思考的時候了。直到今天,我一直以為,“簡單”的頁面能產生效果,是因為它可以帶來簡單的用戶經歷。從內涵上來說,它可以為用戶提供實用的可供消費和吸收的內容。從功能上來講,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種輕易的經驗和界面。“簡單”驅使用戶向他們的目標更進一步。這一點豪無疑問。
我所深為贊許的Paco Underhill的文章中有一段話:“我們生活在一個時間不斷在加速的世界。因此,“輕易”的感覺就象“輕易”的事實一樣重要。”這樣的觀察深深地震撼了我。
我立即想到:登陸頁的“簡單”不僅僅在功能上和實際應用上幫助了使用者。在用戶初識登陸頁的要害時刻,它還培育了一種積極的態度。在操作開始前就能看到的那種“簡單”狀態,讓用戶們感覺舒適和布滿信心。
所謂“初識登陸頁時刻”是指在頁面下載和用戶決定頁面是否具有相關性之間的那段時間。大部分研究認為這一時間有 3-5秒長。
我對Paco的評論產生了相當多的共鳴。我已經開始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從策略上考慮“初識時刻”的問題,并且考慮它如何影響轉化率。僅僅幾個星期以前,OTTO做了一項測試,看通過在登陸頁上強化要害字和搜尋引擎,能否提升轉化率。他們假設:加強要害字和某些資源,是一種能比較輕易和快速地創造出來、并對用戶體驗和最終的轉化率有積極影響的方法。
我們在測試中發現,能印證客戶這一假設的頁面,都是一些強化登陸經歷后會產生效果的頁面。在重要的產品列表和品牌頁上,每一訪客收入(RPV :revenue per visitor)提升了71%。而在那些用戶登陸時就能確定相關性的頁面,這種影響就小得多(盡管仍會有適度的提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