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過十年發展,很多漫天飛舞的概念都已被淡忘。 在“新經濟”、“注重力”、“點擊率”之后,“流量”等概念又被人們追捧。
 
  在這期間,還是“內容”這個概念始終還是,最后變成了“內容為王”。   
于是,對內容進行治理的公司,從雅虎、google、3721,再到百度,逐漸占據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的中心舞臺。 可以說:他們都是內容治理的佼佼者和領跑人。 在內容為王的年代,治理好了內容,就治理好了互聯網,所以這些公司沒有不賺錢的道理。
在中國市場上,百度自然是他們中的翹楚。 百度的成功,是整個中國互聯網業界的驕傲。我非常希望百度能夠更上一層樓。
 
  因此,一個問題經常浮現在腦海: 百度還能走多遠,更寬的百度之路在何方?   
當然,百度的技術升級、兼并收購都是強化手段,然而這只是在打造百度航母。 航母出海,終究還是要看羅盤、還是要問路。 路在何方?
假如今后還是“內容為王”的年代,“路在何方”這個問題就顯得滑稽了。 只不過,由于全球博客浪潮的興起,“網民為王”的新紀元已經不遠了,網民不再是看客,網上內容也不單單由網站的編輯來制作和傳播。 于是,網民逐漸成為了內容的主宰。
網民主宰了內容,是否就變成“網民為王了”? 非也。 普通的網民在互聯網上,除了聊天、社區、博客等等,還能干什么? 眼下網民的內容,也只能為人作嫁,讓博客網的老板們去融資賺大錢。 可憐的網民還是看客,所不同的是:網民看的是自己寫的東西。 最終,寫的東西多了,還是要通過百度來搜索。
這樣一來,互聯網發展的核心邏輯,便出現了新的課題: 既然內容是網民的東西,為什么不由“治理內容”向“治理網民”邁進一步呢?
治理網民,絕不是以往的統治和剝削,首先通過網民利益驅動機制,開發網民的生產力,讓網民賺到錢。 也就是說,必須要像搜索引擎發動代理商一樣來發動網民。 網民資源盤活了,內容問題自然就不是擔心的重點了。 只有如此,“網民為王”的時代才會到來。
具體怎么辦呢? 在這個困惑的關頭,帶有一批Work2.0特色的網站出現了。
 
  他們經過多年探索,找出了這個問題的一些答案:
 
  一、 網民要想獨立解放、擺脫剝削壓迫,僅僅擁有個人主頁、郵箱、網絡硬盤等寄生工具遠遠不夠,網民要有自己多功能的、獨立的私有門戶,并且必須要聯合起來成為一體。
 
  二、 網民要有屬于自己的贏利場所、要擁有自己便捷的收款工具和貨幣手段。
 
  三、 要有一套網民為王的社區規則,而且這個規則要由網民來參與制定和修改。
 
  四、 網民不需要承擔大的成本,更不必履行復雜的手續,包括注冊在內,都要一切從簡。
 
  五、 必須要提供一個便于網民自由操作的公共平臺,讓網民除了看電影、玩游戲、寫信、看新聞,還能上網干一些直接創造價值的事。   
六、 最終要徹底沖破互聯網免費和共享的非商業邏輯的束縛,引導網民步入常規的電子商務領域。
帶著上述回答,新生的Work2.0行業明確了自己的使命: 要讓所有網民都能上網工作并同時獲得報酬。
我對Work2.0這一行業的解讀是:要讓網民除了憑愛好花錢,還能靠本事掙錢。
全新的網絡規則需要永遠不斷地建立和完善、利益驅動機制的反作弊博弈任重道遠、與風險投資商艱苦的討價還價剛剛開始、復雜浩瀚的網民市場需要定位和細分,等等此類、不一而足。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