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瀏覽器是個顯示網頁服務器或檔案系統內的html文件,并讓用戶與此些文件互動的一種軟件。個人電腦上常見的網頁瀏覽器包括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mozilla的firefox、opera和safari。瀏覽器是最經常使用到的客戶端程序。萬維網是全球最大的連結文件網絡文庫。
協定和標準
網頁瀏覽器主要通過http協議連接網頁服務器而取得網頁,http容許網頁瀏覽器送交資料到網頁服務器并且獲取網頁。目前最常用的http是 http/1.1,這個協議在rfc2616中被完整定義。http/1.1 有其一套internet explorer并不完全支援的標準,然而許多其他當代的網頁瀏覽器則完全支援這些標準。
網頁的位置以url(統一資源定位符)指示,此乃網頁的地址;以http:開首的便是通過http協議登陸。很多瀏覽器同時支援其他類型的url及協議,例如ftp:是ftp(檔案傳送協議)、gopher:是gopher及https:是https(以ssl加密的http)。
網頁通常使用html(超文本連結標記語言)文件格式,并在http協議內以mime內容形式來定義。大部分瀏覽器均支援許多html以外的文件格式,例如 jpeg、png和gif圖像格式,還可以利用插件來支援更多文件類型。在http內容類型和url協議結合下,網頁設計者便可以把圖像、動畫、視頻、聲音和流媒體包含在網頁中,或讓人們透過網頁而取得它們。
早期的網頁瀏覽器只支援簡易版本的html。專屬軟件的瀏覽器的迅速發展導致非標準的html代碼的產生。這導致了瀏覽器的兼容性的問題。現代的瀏覽器(mozilla、opera和safari)支援標準的html和xhtml(從html 4.01版本開始)。他們顯示出來的網頁效果都一樣。 internet explorer仍未完全支援html 4.01及xhtml 1.x。現在許多網站都是使用所見即所得的html編輯軟件來建構的,這些軟件包括macromedia dreamweaver和microsoft frontpage等。他們通常缺省產生非標準html;這阻礙了 w3c制定統一標準,尤其是xhtml和css(層疊樣式表,設計網頁時用)。
有一些瀏覽器還加載了一些附加組件來usenet新聞組、irc(因特網中繼聊天)和電子郵件。支援的協議包括nntp(網絡新聞傳輸協議)、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imap(交互郵件訪問協議)和pop(郵局協議)。
簡史
tim berners-lee是第一個使用超文本來分享資訊,及于1990年發明了首個網頁瀏覽器--worldwideweb的人。在1991年3月,他把這發明介紹給了給他在cern工作的朋友。 從那時起,瀏覽器的發展就和網絡的發展聯系在了一起。
當時,網頁瀏覽器被視為一個能夠處理cern寵大電話簿的實用工具。在與用戶互動的前題下,網頁瀏覽器跟據gopher和telnet協議,允許所有用戶能輕易地瀏覽別人所編寫的網站。可是,其后加插圖像進瀏覽器的舉動使之成為了因特網的“殺手程序”。
ncsa mosaic促使了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它是一個先在unix運行的圖像瀏覽器;很快便發展到在apple macintosh和 microsoft windows亦能運行。1993年9月發表了1.0版本。ncsa中mosaic項目的負責人marc andreesen辭職并建立了網景通訊公司。
網景公司在1994年10月發布了他們的旗艦產品navigator(導航者)。但第二年netscape的優勢就被削弱了。錯失了因特網浪潮的微軟在這個時候匆促的購入了spyglass公司的技術,改成internet explorer,掀起了軟件巨頭微軟和網景之間的瀏覽器大戰。這同時也加快了萬維網的發展。
這場戰爭把網絡帶到了千百萬普羅電腦用戶面前,但同時顯露了因特網商業化如何妨礙統一標準的制定。微軟和網景都在他們的產品中加入了許多互不兼容的 html擴展代碼,并試圖以這些特點來取勝。1998年,網景公司承認他們的市場占有率已跌至無法挽回的地步,這場戰爭便隨之而結束。微軟能取勝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它把瀏覽器與其操作系統一并出售(oem,原始設備制造);這亦使它面對反壟斷訴訟。
網景公司以開放源代碼迎戰,創造了mozilla。但這個并不能挽回netscape的市場占有率。在1998年底美國在線收購了網景公司。在發展初期,mozilla計劃為著吸引開發者而掙扎;但至2002年,它發展成一個穩定而強大的因特網套件。mozilla 1.0的出現被視為其里程碑。同年,衍生出mozilla firefox。firefox 1.0于2004年發表。及至2005年,mozilla及其衍生產品約占10%網絡交通量。
opera是一個靈巧的瀏覽器。它發布于1996年。目前它在手持電腦上十分流行。它在個人電腦網絡瀏覽器市場上的占有率則比較小。
lynx瀏覽器仍然是linux市場上十分流行的瀏覽器。它是全文字模式的瀏覽器,視覺上并不討好。還有一些有著進階功能的同類型瀏覽器,例如links和它的分支elinks。
縱然macintosh的瀏覽器市場現在亦同樣被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占據,但未來有可能會是蘋果電腦自行推出的 safari的世界。safari是基于konqueror這個開放源代碼瀏覽器的khtml布局引擎而制成的。safari是mac os x的缺省瀏覽器。
2003年,微軟宣布不會再推出的獨立的internet explorer,但卻會變成視窗平臺的一部份;同時也不會再推出任何 macintosh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不過,于2005年初,微軟卻改變了計劃,并宣布將會為windows xp、 windows server 2003和快將發表的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推出internet explorer 7。
萬維網和網頁瀏覽器的功能
不同的瀏覽器有不同的功能,現時瀏覽器和網頁會有很多功能和技術是以往沒有的。如之前提到的,因為瀏覽器戰的出現,瀏覽器和萬維網得以迅速但混亂地擴展。
以下是較為人熟悉的功能列表:
支持標準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和https
html(超文本連結標記語言),xhtml(可擴展的超文本標記語言)及xml(可擴展標記語言)
圖形檔案格式如gif、png、jpeg、svg
css(層疊樣式表)
javascript(動態網頁dhtml)
cookie 讓網站可以追蹤瀏覽者
電子證書
macromedia flash
java applet
favicons
基本功能
書簽管理
下載管理
網頁內容緩存
透過第三方插件(plugins)支援多媒體
附加功能
網址和表單資料自動完成
分頁瀏覽
禁止彈出式廣告
廣告過濾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