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1b的無線局域網(WLAN)現在常被稱作WiFi。由于在公眾熱點場所的寬帶互聯網接入應用,它展示了很好的市場前景。據StrategisGroup報告,2002年整個業界在WiFi方面的收入已經超過10億美元,預計2007年將超過40億美元。WiFi現在不再是通過PCMCIA接口卡來實現的一個附加功能,而是變成許多用戶設備的一個內在特點。
但是,WiFi要進一步地往前走,創造更好的應用環境,開辟更大的市場,還面臨著一
系列技術方面和經營方面的挑戰。下面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我們所希望實現的WiFi應用環境。如圖1所示,在一家公司的辦公大樓里,一位負責銷售的女士正在她的辦公室里用一臺連接WiFi的筆記本電腦工作,若干應用已被打開,有的正在電腦上運行。此時她接到通知必須馬上離開辦公室趕飛機去訪問一位客戶。但她不必把電腦上已打開的應用關閉,只需停止工作,帶走電腦。一到機場找到有WiFi熱點的候機廳,她只要打開電腦,經過認證,立即就通過互聯網建立一條安全的隧道,接通她公司的內聯網,先前在辦公室打開的應用又呈現在她的筆記本電腦上。給她的感覺是她的電腦時時在線,從辦公室到機場無需關機和重新啟動。當她從候機廳走到機場餐廳時,同樣無需關機和重新啟動。在飛機上,通過機上的內部WiFi網連接至衛星再回到地面,繼續她的工作。到達客戶住地后,假如沒有WiFi網可接入,她只要在她的電腦里插入一張移`動網絡接口卡,馬上就可以繼續工作,只不過速率可能降低些。
為了創造這樣的應用環境,WiFi在技術上主要面臨輕易使用、安全性、移`動性和網絡治理四方面的挑戰。下面分別闡述一下。
輕易使用
從一開始,WLAN的設計目的就是要比有線LAN操作簡單,既增加了功能,又不給用戶帶來不便。然而,目前在熱點場所,用戶想接入WiFi網并非十分簡單,需作若干操作步驟。在這方面已取得一些改進,但離即插即用的目標還有相當距離。例如,WindowsXP雖然具備"自動無線網絡配置"的功能,能與四周的WiFi接入點(AP)自動建立無線連接。但在典型的學院環境下,為了獲得這一功能,用戶需作18步初始建立操作,經常因出錯而失敗。
在企業環境下,WiFi的配置則更麻煩,因為數據安全性成為主要關注的問題。WiFi提供的安全機制-無線等效保密(WEP)在許多WiFi裝置中很難使用,甚至根本接不上,原因也不清楚,但結果是WiFi的要害特點-通信保密經常用不上。
辦公室WLAN公司防火墻WiFi熱點移`動連接客戶駐地
當一個旅行者想使用WiFi熱點(例如在機場)時,還會發生另外一個層面的復雜性。熱點運營商的接入控制機制必須同時完成兩件工作。一是對現有用戶授權;二是使首次用戶能夠簽約,讓一次性用戶就地付費。基于瀏覽器的認證一般是很方便的、用戶友好的,但比較輕易受到服務竊取的攻擊。為了防止這些(及其它)攻擊,在802.1x中規定了復雜的方法,在熱點的WiFi用戶必須具有預先安排的帳戶。這對目前仍處于初期、需要大量吸納用戶的熱點應用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
不管WiFi還有什么其它特點,假如不能提供用戶友好的建立方法和安全的熱點簽約方法,WiFi就無法充分挖掘它的全部潛力。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