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GMPLS?
GMPLS(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是IETF提出的可用于光層的一種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為了實現ip與WDM的無縫結合,GMPLS對MPLS標簽進行了擴展,使得標簽不但可以用來標記傳統的數據包,還可以標記TDM時隙、波長、波長組、光纖等;為了充分利用WDM光網絡的資源,滿足未來一些新業務的開展(如VPN、光波長租用等),實現光網絡的智能化,GMPLS還對信令和路由協議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為了解決光網絡中各種鏈路的治理問題,GMPLS設計了一個全新的鏈路治理協議LMP;為了保障光網絡運營的可靠,GMPLS還對光網絡的保護和恢復機制進行了改進。
二、 GMPLS技術
1、接口類型
MPLS通過在IP包頭添加32bit的"shim"標簽,可使原來面向無連接的IP傳輸具有了面向連接的特性,極大加快了IP包的轉發速度。GMPLS則對標簽進行了更大的擴展,將TDM時隙、光波長、光纖等也用標簽進行統一標記,使得GMPLS不但可以支持IP數據包和ATM信元,而且可以支持面向話音的TDM網絡和提供大容量傳輸帶寬的WDM光網絡,從而實現了IP數據交換、TDM電路交換(主要是SDH)和WDM光交換的歸一化標記。
GMPLS定義了五種接口類型來實現以上的歸一化標記,分別是:
(1)分組交換接口PSC(Packet Switch Capable):進行分組交換。通過識別分組邊界,根據分組頭部的信息轉發分組。例如MPLS的標簽交換路由器LSR基于"shim"標簽轉發數據;
(2)第二層交換接口L2SC(Layer2 Switch Capable):進行信元交換。通過識別信元的邊界,根據信元頭部的信息轉發信元。例如ATM LSR則基于ATM的VPI/VCI轉發信元;
(3)時隙交換接口TDMC(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apable):根據TDM時隙進行業務轉發。典型如SDH的DXC設備的電接口,可根據時隙交換SDH幀;
(4)波長交換接口LSC(Lambda Switch Capable):根據承載業務的光波長或光波段轉發業務。例如OXC設備是一種基于光波長級別的設備,可以基于光波長作出轉發決定。更進一步還可以基于光波段作出轉發決定。光波段交換是光波長交換的進一步擴展,它將一系列連續的光波長當作一個交換單元。使用光波段交換可以有效減少單波長交換所帶來的波形失真,減少設備的光開關數量,還可以使光波長之間的間隔減小;
(5)光纖交換接口FSC(Fiber Switch Capable):根據業務(光纖)在物理空間中的實際位置對其轉發。例如OXC設備可對一根或多根光纖進行連接操作。
以上GMPLS五種接口類型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GMPLS接口關系
2、GMPLS標簽
與以上接口相對應,GMPLS定義了分組交換標簽(對應PSC和L2SC)、電路交換標簽(對應TDMC)和光交換標簽(對應LSC和FSC)。其中,分組交換標簽與傳統MPLS標簽相同,本文不再描述。而電路交換標簽和光交換標簽為GMPLS新定義,包括請求標簽、通用標簽、建議標簽以及設定標簽。
(1)請求標簽
請求標簽用于LSP路徑的建立,由LSP上游節點發出,向下游節點申請建立LSP的資源。與MPLS相同,GMPLS的LSP建立過程也是由上游節點向目的端發出"標記請求消息"、目的端返回"標簽影射消息"。所不同的是,"標簽請求消息"中需要增加對所要建立的LSP的說明,包括LSP類型(PSC、TDMC等)、載荷類型等。其格式如圖2所示。 
圖2 GMPLS請求標簽
LSP Enc. Type:其數值用來指示LSP類型。例如,當LSP=1時,表示LSP是分組傳輸,而LSP=5時,表示是SDH,而LSP=9,則對應光纖;
Reserved:保留。必須設為全"0",接收時忽略其數值;
G-PID:16 bits,用于指示LSP承載的載荷類型。例如,G-PID=14,表示是字節同步映射的SDH E1載荷;G-PID=17,表示比特同步映射的SDH DS1/T1載荷;G-PID=32,表示數字包封幀。
(2)通用標簽
通用標簽是在LSP建立完成后,用于指示沿LSP傳輸的業務的情況。通用標簽的格式與傳輸所用的具體技術有關,電路交換和光交換所用的標簽不同。SDH電路交換標簽格式如圖3所示。 
圖3 SDH電路交換標簽
其中:S用于指示SDH/SONET的信號速率等級。S=N即表示STM-N/STS-N信號;U用于指示在一個STM-1中的某個特定虛容器VC。U只對SDH有效,對于SONET,U的數值應忽略。U=1指示一個VC-4,U=2~4都表示VC-3;K參數與U一樣,也僅對SDH有效。K參數用于表示一個VC-4的特定分支,K=1表示VC-4中只有一個C-4容器,K=2~4表示VC-4包含TUG-3;L用于指示TUG-3、VC-3或STS-1 SPE的是否還有分支。L=1表示TUG-3/VC-3/STS-1 SPE無法再分。L=2~8表示在相應高階信號中的某個特定的TUG-2/VT組。M用于指示TUG-2/VT的分支。M=1表示TUG-2/VT不能再分,只包含一個VC-2/VT-6。M=2~3表示相應高階VT組中的某個特定的VT-3。M=4~6表示相應高階TUG-2/VT組中的某個特定的VC-12/VT-2,而M=7~10表示相應高階TUG-2/VT組中的某個特定的VC-11/VT-1.5。M=0則表示VC-4, VC-3 or STS-1 SPE。例如,S>0,U=1,K=1,L=0,M=0表示STM-1的VC-4。
對于OXC設備來說,一次交換一組連續的光波長可以有效地減少單個光波長的波形失真,提高業務的傳輸質量。這種光波長組的交換可用光波段交換標簽來表示,其標簽格式如圖4所示。 
圖4 光波段交換標簽
Waveband Id:用于識別某個光波段,其數值由發送端OXC設備設定;
Start Label:用于表示組成光波段的最短光波長的數值;
End Label:用于表示組成光波段的最長光波長的數值;
一、 什么是GMPLS?
GMPLS(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是IETF提出的可用于光層的一種通用多協議標簽交換技術,為了實現IP與WDM的無縫結合,GMPLS對MPLS標簽進行了擴展,使得標簽不但可以用來標記傳統的數據包,還可以標記TDM時隙、波長、波長組、光纖等;為了充分利用WDM光網絡的資源,滿足未來一些新業務的開展(如VPN、光波長租用等),實現光網絡的智能化,GMPLS還對信令和路由協議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為了解決光網絡中各種鏈路的治理問題,GMPLS設計了一個全新的鏈路治理協議LMP;為了保障光網絡運營的可靠,GMPLS還對光網絡的保護和恢復機制進行了改進。
二、 GMPLS技術
1、接口類型
MPLS通過在IP包頭添加32bit的"shim"標簽,可使原來面向無連接的IP傳輸具有了面向連接的特性,極大加快了IP包的轉發速度。GMPLS則對標簽進行了更大的擴展,將TDM時隙、光波長、光纖等也用標簽進行統一標記,使得GMPLS不但可以支持IP數據包和ATM信元,而且可以支持面向話音的TDM網絡和提供大容量傳輸帶寬的WDM光網絡,從而實現了IP數據交換、TDM電路交換(主要是SDH)和WDM光交換的歸一化標記。
GMPLS定義了五種接口類型來實現以上的歸一化標記,分別是:
(1)分組交換接口PSC(Packet Switch Capable):進行分組交換。通過識別分組邊界,根據分組頭部的信息轉發分組。例如MPLS的標簽交換路由器LSR基于"shim"標簽轉發數據;
(2)第二層交換接口L2SC(Layer2 Switch Capable):進行信元交換。通過識別信元的邊界,根據信元頭部的信息轉發信元。例如ATM LSR則基于ATM的VPI/VCI轉發信元;
(3)時隙交換接口TDMC(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apable):根據TDM時隙進行業務轉發。典型如SDH的DXC設備的電接口,可根據時隙交換SDH幀;
(4)波長交換接口LSC(Lambda Switch Capable):根據承載業務的光波長或光波段轉發業務。例如OXC設備是一種基于光波長級別的設備,可以基于光波長作出轉發決定。更進一步還可以基于光波段作出轉發決定。光波段交換是光波長交換的進一步擴展,它將一系列連續的光波長當作一個交換單元。使用光波段交換可以有效減少單波長交換所帶來的波形失真,減少設備的光開關數量,還可以使光波長之間的間隔減小;
(5)光纖交換接口FSC(Fiber Switch Capable):根據業務(光纖)在物理空間中的實際位置對其轉發。例如OXC設備可對一根或多根光纖進行連接操作。
以上GMPLS五種接口類型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GMPLS接口關系
2、GMPLS標簽
與以上接口相對應,GMPLS定義了分組交換標簽(對應PSC和L2SC)、電路交換標簽(對應TDMC)和光交換標簽(對應LSC和FSC)。其中,分組交換標簽與傳統MPLS標簽相同,本文不再描述。而電路交換標簽和光交換標簽為GMPLS新定義,包括請求標簽、通用標簽、建議標簽以及設定標簽。
(1)請求標簽
請求標簽用于LSP路徑的建立,由LSP上游節點發出,向下游節點申請建立LSP的資源。與MPLS相同,GMPLS的LSP建立過程也是由上游節點向目的端發出"標記請求消息"、目的端返回"標簽影射消息"。所不同的是,"標簽請求消息"中需要增加對所要建立的LSP的說明,包括LSP類型(PSC、TDMC等)、載荷類型等。其格式如圖2所示。 
圖2 GMPLS請求標簽
LSP Enc. Type:其數值用來指示LSP類型。例如,當LSP=1時,表示LSP是分組傳輸,而LSP=5時,表示是SDH,而LSP=9,則對應光纖;
Reserved:保留。必須設為全"0",接收時忽略其數值;
G-PID:16 bits,用于指示LSP承載的載荷類型。例如,G-PID=14,表示是字節同步映射的SDH E1載荷;G-PID=17,表示比特同步映射的SDH DS1/T1載荷;G-PID=32,表示數字包封幀。
(2)通用標簽
通用標簽是在LSP建立完成后,用于指示沿LSP傳輸的業務的情況。通用標簽的格式與傳輸所用的具體技術有關,電路交換和光交換所用的標簽不同。SDH電路交換標簽格式如圖3所示。 
圖3 SDH電路交換標簽
其中:S用于指示SDH/SONET的信號速率等級。S=N即表示STM-N/STS-N信號;U用于指示在一個STM-1中的某個特定虛容器VC。U只對SDH有效,對于SONET,U的數值應忽略。U=1指示一個VC-4,U=2~4都表示VC-3;K參數與U一樣,也僅對SDH有效。K參數用于表示一個VC-4的特定分支,K=1表示VC-4中只有一個C-4容器,K=2~4表示VC-4包含TUG-3;L用于指示TUG-3、VC-3或STS-1 SPE的是否還有分支。L=1表示TUG-3/VC-3/STS-1 SPE無法再分。L=2~8表示在相應高階信號中的某個特定的TUG-2/VT組。M用于指示TUG-2/VT的分支。M=1表示TUG-2/VT不能再分,只包含一個VC-2/VT-6。M=2~3表示相應高階VT組中的某個特定的VT-3。M=4~6表示相應高階TUG-2/VT組中的某個特定的VC-12/VT-2,而M=7~10表示相應高階TUG-2/VT組中的某個特定的VC-11/VT-1.5。M=0則表示VC-4, VC-3 or STS-1 SPE。例如,S>0,U=1,K=1,L=0,M=0表示STM-1的VC-4。
對于OXC設備來說,一次交換一組連續的光波長可以有效地減少單個光波長的波形失真,提高業務的傳輸質量。這種光波長組的交換可用光波段交換標簽來表示,其標簽格式如圖4所示。 
圖4 光波段交換標簽
Waveband Id:用于識別某個光波段,其數值由發送端OXC設備設定;
Start Label:用于表示組成光波段的最短光波長的數值;
End Label:用于表示組成光波段的最長光波長的數值;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