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CCNA中文筆記第2章:Internet Protocols

2019-11-04 23:57:21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Chapter2 Internet PRotocols
  
  TCP/ip and the DoD Model
  
  DoD模型被認為是OSI參考模型的濃縮品,分為4層,從上到下是:
  
  1.Process/application layer
  2.Host-to-Host layer
  3.Internet layer
  4.Network access layer
  
  其中,假如在功能上和OSI參考模型互相對應的話,那么:
  
  1.DoD模型的Process/Application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最高3層
  2.DoD模型的Host-to-Host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Transport層
  3.DoD模型的Internet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Network層
  4.DoD模型的Network Access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最底2層
  
  The Process/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s
  
  Process/Application層包含的協議和應用程序有:
  Telnet,FTP,X Windows,TFTP,SMTP,SNMP,NFS和LPD等等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BootP(Bootstrap Protocol)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服務器可以提供的信息有:
  1.IP地址
  2.子網掩碼(subnet mask)
  3.域名(domain name)
  4.默認網關(default gateway)
  5.DNS
  6.WINS信息
  
  The Host-to-Host Layer Protocols
  
  Host-to-Host層描述了2種協議:
  1.傳輸控制協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2.用戶數據報協議(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
  
  當1個主機開始發送數據段(segment)的時候,發送方的TCP協議要與接受方的TCP協議進行協商并連接,連接后即所謂的虛電路(virtual circuit),這樣的通信方式就叫做面向連接(connection-oriented).面向連接的最大優點是可靠,但是它卻增加了額外的網絡負擔(overhead)
  
  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
  
  UDP協議的最他特點是無連接(connectionless),即不可靠,因為它不與對方進行協商并連接,它也不會給數據段標號,也不關心數據段是否到達接受方
  
  Key Concepts of Host-to-Host Protocols
  
  現在把TCP協議和UDP協議的一些特性做個比較:
  1.TCP.協議在傳送數據段的時候要給段標號;UDP協議不
  2.TCP協議可靠;UDP協議不可靠
  3.TCP協議是面向連接;UDP協議采用無連接
  4.TCP協議負載較高;UDP協議低負載
  5.TCP協議的發送方要確認接受方是否收到數據段;UDP反之
  6.TCP協議采用窗口技術和流控制;UDP協議反之
  
  Port Numbers
  
  TCP和UDP協議必須使用端口號(port number)來與上層進行通信,因為不同的端口號代表了不同的服務或應用程序.1到1023號端口叫做知名端口號(well-known port numbers).源端口一般是1024號以上隨機分配
  
  The Internet Layer Protocols
  
  在DoD模型中,Internet層負責:路由,以及給上層提供單獨的網絡接口
  
  Internet Protocol(IP)
  IP協議查找每個數據包(packets)的地址,然后,根據路由表決定該數據包下1段路徑該如何走,尋找最佳路徑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
  ICMP協議一樣是工作在DoD模型的Internet層,IP協議使用ICMP協議來提供某些不同的服務,ICMP協議是一種治理協議
  
  一些ICMP協議相關信息和事件:
  1.目標不可達(destination unreachable):假如1個routers不能把IP協議數據報發送到更遠的地方去,于是router將發送ICMP協議信息給數據報的發送方,告訴它說目標網絡不可達
  2.緩沖區已滿(buffer full):假如router的緩沖區已經存滿發送方發來的IP協議數據報了,它將發送ICMP協議信息給發送方并告訴它緩沖區已滿,假如再繼續接受的話將導致緩沖區溢出,造成數據丟失
  3.跳(hops):IP協議數據報經過1個router,稱為經過1跳
  4.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采用ICMP協議信息來檢查網絡的物理連接和邏輯連接是否完好
  5.Traceroute:根據ICMP協議信息來跟蹤數據在網絡上的路徑,經過哪些跳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
  地址解析協議(ARP)用于根據1個已知的IP地址查找硬件地址.它把IP地址翻譯成硬件地址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
  RARP協議用于把MAC地址翻譯成IP地址
  
  IP Addressing
  IP地址是軟件地址,MAC地址是硬件地址,MAC地址是燒錄在NIC里的,MAC地址用于在本地網絡查找主機地址.IP地址是唯一的,也叫做網絡地址(network address);硬件地址也叫節點地址(node address)
  
  Network Address
  
  網絡地址分為5類:
  1.A類地址:4個8位位組(octets).第一個octet代表網絡號,剩下的3個代表主機位.范圍是0xxxxxxx,即0到127
  2.B類地址: 前2個octets代表網絡號,剩下的2個代表主機位. 范圍是10xxxxxx,即128到191
  3.C類地址: 前3個octets代表網絡號,剩下的1個代表主機位. 范圍是110xxxxx,即192到223
  4.D類地址:多播地址,范圍是224到239
  5.E類地址:保留,實驗用,范圍是240到255
  
  Network Address:Special Purpose
  
  一些非凡的IP地址:
  1.IP地址127.0.0.1:本地回環(loopback)測試地址
  2.廣播地址:255.255.255.255
  3.IP地址0.0.0.0:代表任何網絡
  4.網絡號全為0:代表本網絡或本網段
  5.網絡號全為1:代表所有的網絡
  6.節點號全為0:代表某個網段的任何主機地址
  7.節點號全為1:代表該網段的所有主機
  
  廣播地址TCP/IP協議規定,主機號部分各位全為1的IP地址用于廣播.所謂廣播地址指同時向網上所有的主機發送報文,也就是說,不管物理網絡特性如何,Internet網支持廣播傳輸.如136.78.255.255就是B類地址中的一個廣播地址,你將信息送到此地址,就是將信息送給網絡號為136.78的所有主機.有時需要在本網內廣播,但又不知道本網的網絡號時,TCP/IP協議規定32比特全為1的IP地址用于本網廣播,即255.255.255.255
  
  Private IP Address
  
  私有IP地址(private IP address):節約了IP地址是空間,增加了安全性.處于私有IP地址的網絡稱為內網,與外部進行通信就必須靠網絡地址翻(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一些私有地址的范圍:
  1.A類地址中:10.0.0.0到10.255.255.255.255
  2.B類地址中:172.16.0.0到172.31.255.255
  3.C類地址中:192.168.0.0到192.168.255.255
  
  Broadcast Address
  
  廣播地址:
  1.層2廣播:FF.FF.FF.FF.FF.FF,發送給LAN內所有節點
  2.層3廣播:發送給網絡上所有節點
  3.單播(unicast):發送給單獨某個目標主機
  4.多播:由1臺主機發出,發送給不同網絡的許多節點
  
  IntrodUCtion to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
  
  NAT一般都操作在Cisco router上,用于連接2個網絡,同時把私有地址翻譯公有地址
  
  一些NAT的種類以及特點:
  1.靜態NAT(static NAT):本地地址和全局地址一一對應.這樣的方式需要你擁有真正的Internet上的IP地址
  2.動態NAT(dynamic NAT):把未注冊的IP地址對應到已注冊IP地址池中的某個IP地址上.你不必需要靜態配置你的router使內外地址對應
  3.超載(overloading):采用的最廣泛的NAT配置類型.類似動態NAT,但是它是把1組未注冊的IP地址根據不同的端口(ports)對應到1個已注冊的IP地址上.因此,它又叫做端口地址翻譯(port address translation,PAT)。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揭东县| 双柏县| 绵竹市| 潼南县| 梁平县| 渭源县| 佛教| 永年县| 镇宁| 巴彦县| 赞皇县| 恩施市| 绿春县| 酒泉市| 彭水| 手游| 天全县| 新乡市| 绥芬河市| 左云县| 尖扎县| 即墨市| 石屏县| 陇西县| 墨竹工卡县| 武邑县| 天全县| 莱芜市| 德清县| 丹江口市| 保靖县| 蓬莱市| 同仁县| 吴江市| 平利县| 星座| 靖远县| 博乐市| 门头沟区|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