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移動網絡的迅速發展,預示著以無線方式進入互聯網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如今,電信市場上以GPRS為基礎提供ip服務蜂窩電話產品的數量正在迅速上升,隨著移動數據業務的增多,電信運營商將會對IP移動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現在的移動數據網絡設計該如何考慮面向IPv6的發展呢?日前,朗訊科技貝爾實驗室高級研究員郝瑞兵向記者介紹了貝爾實驗室(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院近日結合IPv6技術研發的移動數據接入網關解決方案。
郝瑞兵介紹說,該方案核心部分為IPv6無線接口和IPv4/IPv6轉移網關。IPv6無線接口主要用于將無線網絡與有線網絡相連接,使電話用戶得以在IPv6的基礎上以移動無線的方式進入互聯網。
IPv6無線接口將在一個更為實用的環境中使IPv6與移動IP等要害技術融為一體,并加強無線通信與下一代一聯網的交匯。IPv6協議的地址有128比特長,它被計劃用來彌補IPv4的缺陷,例如IPv4有限的地址空間,路由表的爆炸性增長等,并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取代IPv4。
IPv6無線接口包含三個組成要件:移動IPv6,它為用戶提供無縫IPv6服務而無需打斷任何正在進行中的任務,例如多樣性操作、網上瀏覽、文件傳遞、telnet與IP電話等,用戶就如同在無線網絡的不同路由區域之間漫步。無線局域網(WLAN),它基于IEEE 802.11b標準,并包含進入點(access Point,AP),空中接口以及移動客戶。AP是在移動IPv6協議控制下與IPv6網絡相連接的。基于無線局域網與移動IPv6協議的運用。這些運用包括滿足音頻要求(RoD)、視頻要求(VoD)以及一個新的語音信息系統,后者可以將語音信息從一個無線局域網的移動終端傳遞給公用電話網(PSTN)上或任何移動電話網絡上的接收者。經過必要修改,一個無線自組織網將在IEEE 802.11的基礎上得以建立。
通過有效地將IPv6的移動功效引進無線互聯網,IPv6無線接口將為網絡運行商與用戶創造新的機會。但是,這一轉移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IPv6將會被逐步地引進現有的IPv4互聯網,并將在一個較長時段內與IPv4并存。
因此,在這一過渡階段就需要IPv4/IPv6的轉移機制。貝爾實驗室基礎科學研究院(中國)研究的轉移網關為滿足這兩個要求還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解決方法。它借助標準的6to4技術支持孤立的IPv6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系,還通過NAT-PT與應用級網關(ALG)技術使IPv4與IPv6世界得以交互。轉移網關將這兩種互補技術結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個雙協議棧實時平臺,從而完美地滿足以下兩個從IPv4向IPv6的轉移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個孤立的IPv6節點之間的通信,以及IPv6節點與IPv6域之間的通信;IPv6域與IPv4域之間的通信。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