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于RFC1483標準,RFC1577也是在ATM網絡上承載IP協議的標準規范。在協議中,它明確了該標準僅僅針對于網絡層的IP協議,用IP路由轉發實現相互之間的通信,因此也被稱之為IP over ATM。IP包在數據鏈路層的封裝處理上,RFC1577仍然利用RFC1483 LLC/SNAP的數據封裝方式對IP包進行封裝處理,也被人們稱之為RFC1483-Router接入方式。要實現RFC1577的ADSL寬帶接入,用戶側的終端通常是價格比較昂貴的ATM25網卡,同時該網卡供給商還必須提供讓該網卡支持RFC1577協議的驅動程序。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RFC1577在ADSL接入方面的推廣使用。RFC1577接入方式是由終端上的ATM25網卡完成對上層IP包的整個封裝處理過程,最終形成ATM信元流傳送至ADSL Modem。因此,在這種接入方式中ADSL Modem僅僅作為ATM傳輸的一個端點。同時由于ADSL Modem內部沒有ATM交叉連接的功能,如不使用附加的ATM設備將無法實現終端多用戶的同時接入。但是,可以利用終端ATM25網卡的ATM特性來實現一些以太網卡無法實現的功能,比如:利用ATM25網卡以上行RFC1577接入請求,下行純ATM信元流的形式來實現寬帶視頻點播應用,使VOD視頻點播質量得到大大的提高。下面給出RFC1577接入的結構圖: RFC2364——PPP over ATM接入方式
以上討論了RFC1483和RFC1577這兩種利用ATM早期標準完成靜態IP接入的技術。對于一些有固定IP需求的專線用戶,采用以上兩種接入方式當然能夠很好的實現。但是對于眾多的普通接入用戶而言,仍然利用靜態IP方式實現寬帶接入對于寬帶接入運營商而言是很難接受的,尤其是在目前公網IP地址緊缺的情況下。因此,人們很自然地想利用窄帶撥號動態分配IP地址的PPP接入技術應用到寬帶的ADSL接入中來。因此IETF制定了利用PPP技術完成寬帶撥號接入的標準規范——RFC2364,也稱為PPP over ATM。同時,在接入技術的發展推動下,網絡側的高性能寬帶接入服務器利用RFC2364寬帶接入技術能夠很好地實現諸如業務選擇、VPN利用等一系列附帶的非凡功能,為寬帶接入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