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為先、應用為本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中國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進自己的電子化水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計算機教學和遠程教學,教育骨干網、城域網、校園網、教育資源中心等項目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規劃、建設之中。例如: 教育部提出在本世紀的頭10年,在全國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在全國90%以上的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科,加快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教育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小學能夠上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質量。而目前教育網的建設主要分為:大學校園網(包括大學城)的信息化建設,校校通(中小學城域網和中小學局域網)的信息化建設和教育骨干網(互聯校校通網絡和大學校園網絡)的信息化建設.
大學校園網現狀與需求
校園網(大學城)建設則是教育系統信息化建設重點,它的作用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校園網能促進教師和學生盡快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水平。信息技術學科的內容是發展的,它是一門應用型學科,因此,為了讓學生學到實用的知識,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實踐的環境,這個環境離不開校園網。
2、 校園網為教師提供了一種先進的輔助教學工具、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所以校園網是學校進行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
3、 校園網是學校現代化治理的基礎,深入、全面的學校信息治理系統必須建立在校園網上。
4、 校園網提供了學校與外界交流的窗口,學校應將校園網與互聯網聯接,這也是學校信息化的要求,做到了這一步,通過校園網去了解世界、在互聯網上樹立學校的形象都是很輕易的。
校園網的建設涉及到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和業務應用平臺建設兩個不同的層面。存在以下主要需求:
1、 復雜多出口與計費的需求:許多校園網出口同時接入中國教育和科研網(CERNET)出口和運營商網絡出口,因此要求用戶可通過不同的賬號名或采用相同的賬號不同的域名認證,獲得相關訪問校園網內部、教育網出口或者運營商Internet出口的權限,且具有按不同出口分別計費的需求,如訪問校園網內部、教育網出口不計費,訪問Internet出口按一定費率計費。
2、 安全治理的需求:學生接受新鮮事務的能力非常強,因此校園也成為黑客最多的場所之一,如何保障校園網絡的安全成為建網時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目前主要攻擊手段有DOS,DDOS等。同時具有上網日志的需求,主要是配合公安機關保證社會的穩定和校園的安全。
3、 用戶治理的需求:校園網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用戶群體的高素質導致網絡黑客攻擊頻繁發生,經常出現地址盜用和用戶名仿冒的問題;校園內部訪問流量龐大,如FTP文件傳輸和特定時間(如晚上)對網絡設備都產生巨大壓力。因此要求支持用戶認證,需要解決賬號和端口綁定問題;要求設備能對用戶的帶寬進行控制;同時非常多的學生采通過代理軟件訪問網絡已經成為校園非常普遍的現象,如何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過多占用以及保證學校正常接入用戶就成為頭等大事了。
4、 多業務治理支撐需求:校園網建設的其中一個重點目的就是將學生看成消費客戶提供消費式上網服務,以代替校園外部網吧。同時高校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并且是公眾教育的主要支撐力量。基于網絡開展有償的資源提供正成為目前公眾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遠程教育業務。這樣不僅盤活了現有資源,更適應了教育產業化發展的趨勢,通過有償服務推動公益教育的發展。
5、 網絡治理的需求:校園網的信息點非常龐大,而且用戶密集,所以用戶接入層設備數量龐大,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對網絡進行高效治理也是學校考慮的問題。
6、 所以,校園網在設備治理、用戶治理和業務治理三個方面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7、 人才培養的需求:大學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非凡是文科院校更加缺乏IT技術治理人才,如何培養信息系統支撐人才成為教育信息化關注焦點。
8、 關聯服務的需求:大學信息化建設,不但要求廠商提供設備、培訓與服務,而且要求廠商與學校形成戰略聯盟,提供整體規劃和解決方案。
9、 應用系統支持需求:校園網絡建設不但要求對于治理系統的支持,而且要求對業務系統的支撐,網絡現狀是否能夠支撐未來新業務的發展,或者是否可以通過平滑升級支持就成為關注焦點。
10、 統一信息標準的需求:包括網絡設備之間的協議標準性,兼容性以及上層業務系統的規范性。
11、 降低綜合建設成本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在前面的發展趨勢中也提到教育經費緊張,非凡是東、西部因為經濟環境導致存在較大差距,使得教育信息化整體水平難以提高,所以如何合理規劃建設,降低整體建設成本,就成為發展的當務之急了。
校校通與教育骨干網現狀與需求
“校校通”工程的建設以教育骨干網、城域網、校園網的建設為主,校校通骨干網的建設主要完成各省市教委或電教館與各地市校校通網絡的互聯。城域網的建設完成城域范圍內或地區范圍內的校園網的互聯。校園網連接了包括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宿舍樓、教職工生活區等大量的信息點。教育骨干網建設主要就是為了將校園網和校校通網絡進行廣域互聯,實現資源共享.
校校通與教育骨干網在網絡基礎建設和運營方面有如下特點和需求:
1、 網絡的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的需求:校校通工程和教育骨干網工程具有與其他行業網絡不同的特征,就是擁有自己的骨干網和城域網,而且網絡結構為復雜的網狀網或者環行網,而非樹型結構,因此對網絡設備提出了電信級的需求。首先保證網絡及設備的高吞吐能力,非凡是骨干網絡的高吞吐能力,保證各種信息(數據、語音、圖象)的高質量傳輸,才能使網絡不成為業務開展的瓶頸;其次對網絡系統的穩定可靠提出要求,在網絡設計中要求選用高可靠性網絡產品。設備要求充分考慮冗余、容錯能力和備份,同時合理設計網絡架構,制訂可靠的網絡備份策略,保證網絡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系統的正常運行。
2、 治理為先、應用為本的需求:與校園網類似,中小學用戶也是網絡潛在的攻擊 者, 也會存在非法占用資源和盜用的可能性,校校通網絡具有治理特征也要求對用戶進行接入治理、身份認證、帶寬許可、地址治理和服務質量保證(QoS),并針對不同的業務提供靈活的計費方式。另外教育資源的網絡化,要求校校通網絡可以提供各種業務,需要有上層業務治理平臺的支撐。
3、 多業務承載的需求:校校通和教育骨干網網絡實施的基本目的是實現教育資源的網絡化,除此之外,利用物理網絡可以實現教委與所轄學校的信息互通以及教委之間縱向信息互通,實現語音、視頻在數據網絡上的傳輸,而且這些業務必須在同一物理網絡上進行邏輯隔離,以保證業務的安全性。
4、 人才培養的需求:校校通和教育骨干網比較校園網來講,更加匱乏能力較強、專業對口的信息網絡中心的專業治理人員,校校通城域網和教育骨干網的治理不能依托各學校,只能依靠教委的信息治理人員,所以專業治理人員的匱乏也是校校通面臨的難題。
5、 應用系統支持需求:校園網絡建設不但要求對于治理系統的支持,而且要求對業務系統的支撐,網絡現狀是否能夠支撐未來新業務的發展,或者是否可以通過平滑升級支持就成為關注焦點。
6、 開放性、兼容性的需求:校校通和教育骨干網網絡的建設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根據未來業務的增長和用戶的增加,進行網絡擴充和升級。所以采用標準協議和規范進行組網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對網絡架構和現有設備的調整,可以實現不同廠家設備的互聯互通。比如校校通網絡經常用到的環網技術,假如采用國際標準的彈性分組環RPR協議就可以保證不同廠家的互聯互通。
7、 降低綜合建設成本的需求:相對校園網來說,校校通、中小學校園網經費緊張的現狀更為突出,且教育城域網的建設規模龐大,假如有好的規劃和相關支持,一樣可以節省相當規模的資金。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