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為先、應用為本
“科教興國”是保證我國能夠長期、穩定、高速發展的戰略國策,教育信息化是達成該戰略國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教育信息化工作受到了國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從幾年前的教育主干網-CerNET的建設,到“211工程”的開展,標志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至今已取得豐碩的成果。在我國相對發達及中等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的網絡建設已接近完成,不少高等院校已開始對其校園網絡進行改造升級。在我國東部、南部較為發達地區,基礎教育網絡建設已達到相當規模。在其他教育領域,如職業教育、師范教育、成人教育及終身繼續教育等,網絡信息化建設也在不斷推進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西部大學校園網絡建設工程”及“校校通工程”的實施,我國教育信息化將達到一個質的飛躍。
從國際上一些歐美發達國家教育行業信息化發展來看,教育行業的信息化建設普遍經歷了下面幾個階段:
上網技能的普及、知識內容素材的引入、基于電子商務的信息化教育成果的交流,以致形成基于信息化技術平面的教育產業。
雖然教育信息化已經取得了長足進展,但是存在的問題也不少,經費問題始終是困擾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因素,目前有90%以上的校園網應用領域僅局限于基本的信息交流和學校治理,忽視了校園網的教學服務功能和學習功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應用系統投入不足,造成有“路”無“車”的現象。另外高校存在著缺少技術人員的問題,非凡是在文科類院校技術人員需求量較大。人員素質問題也是校園網建設工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其原因是校園網的應用缺乏全員參與的意識,有許多老師和學生認為校園網只是用于教學治理和信息交流,他們不是教或學計算機專業的,除能夠收發E-Mail外,校園網的其他應用和他們無關,應用校園網是有關的教學治理工作人員和計算機專業人員的事。他們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是對傳統教育方式、方法及模式的挑戰;沒有意識到校園網的應用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有一部分老師和學生已經意識到校園網的重要性,但苦于不懂得如何去應用網絡為教和學服務,這也是限制校園網發展的一個主要瓶頸。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校園網,但在使用過程中,校園網僅僅被用于學生上計算機課和充當老師的電教工具,沒有發揮網絡的作用。
面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教育信息化將面臨以下嚴重挑戰:基礎設施仍有待加強,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高網絡應用水平,縮短城鄉、東西部信息化基礎建設差距,縮小與世界水平的差距。
根據以上的分析,教育信息化建設總體仍處在初級階段,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變化趨勢主要體現在:以基礎網絡建設為中心,以教學資源應用為重點,以人才培養為發展戰略。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