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建設萬兆數字化圖書館案例
暨南大學是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的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暨南大學的“身世”頗有一些來歷,追本溯源,它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于南京的“暨南學堂”,幾經輾轉,于1958年在廣州重建。
目前,暨南大學有各類學生32757人,其中在校的華僑、港澳臺地區和外國學生達12145人。隨著學校辦學質量和規模的不斷提高,學校師生對于圖書館的需求越來越多,原來百兆網絡的圖書館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信息化建設上都難以滿足學校師生的需求,如在校學生不能流暢地觀看圖書館網站的視頻文件,數據庫檢索速度太慢等。為解決這些問題,學校建設了占地面積38 180平方米,共七層的圖書館大樓并且啟動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項目。
五大需求,缺一不可
暨南大學圖書館館長助理兼信息技術部主任江老師通過對學校圖書館多方考查和分析,與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老師充分溝通,以及對學生意見的廣泛吸收,重點提出了如下需求:
高帶寬。新建成的圖書館網絡要滿足老師和學生在圖書館網絡上高速地訪問圖書館資源,圖書館的領導和老師能夠在網絡上辦公,多媒體機房通過圖書館網絡高速登錄互聯網等不同的需求。因此,圖書館網絡平臺的建設必須是一個高帶寬的網絡,這樣才能供學校師生正常使用。
核心設備冗余備份。由于圖書館網絡運行需要保證每周7天、天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所以,校方網絡技術人員建議,只有采用目前主流的VRRP冗余備份協議,才能更好地保證整個圖書館網絡的正常運行。
擴展性好。為避免今后的重復投資,所以在網絡規劃和建設中,就需要充分考慮核心、匯聚和接入等設備擴展的需求,為將來圖書館擴展留足余地。
遠程訪問外購圖書館資源。暨南大學圖書館外購了很多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電子圖書館數據庫和書籍,而目前只有校內ip地址用戶才能訪問,住在校外的老師和學生則無法共享這些資源。對于這種情況,此次圖書館網絡規劃和建設應該給予解決,以保證圖書館新網絡滿足所有校內外師生的應用需求。
高安全。正因為暨南大學圖書館外購了很多國內高校和國外高校電子圖書館數據庫和書籍,圖書館網絡積累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數據,這就要求暨南大學圖書館網絡系統具備強大的安全性,讓網絡中的所有設備都發揮其安全功能,互相協作,形成一個“全民皆兵”的網絡,最終從全局的角度把控網絡安全。進入討論組討論。
雙核心凸顯穩定與安全
在圖書館網絡建設項目伊始,據江老師介紹,暨南大學綜合考察了目前國內教育網絡領域的諸多廠商,其中銳捷網絡以先進的技術方案和優良的產品性價比中標新圖書館網絡工程項目,擔當項目服務商。
在該解決方案中,整個網絡結構采用了核心層和接入層兩層體系,核心層采用兩臺萬兆核心路由交換機,能實現互相備份和冗余。通過封裝VRRP協議,即使其中一臺核心設備出現宕機,另外一臺核心設備可以馬上切換過來正常工作。該核心層采用的設備是兩臺RG-S6806E萬兆多業務核心交換機,它們可以分別通過千兆鏈路下聯到每臺接入交換機;兩臺核心交換機通過萬兆鏈路互聯,以保證整個圖書館核心網絡的高可用性;同時,它們分別通過萬兆鏈路連接到校園網的核心設備上,保證了整個校園網網絡的高帶寬。接入層全部采用了STAR-S2126G/50G千兆智能安全交換機進行接入控制,而每臺接入交換機則分別通過千兆連接到兩臺核心交換機。它在實現高性能、高帶寬的同時,也配合GSN全局網絡安全治理系統,進而實現接入安全控制和身份認證功能。
銳捷網絡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夏雨指出,由于核心設備采用了雙引擎、雙電源,并且支持接口模塊可熱插拔,完善的電源冗余設計進一步提升網絡的可靠性,這樣才能保障圖書館核心網絡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

在整個網絡解決方案中,圖書館機房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門。它主要部署治理平臺,包括全局安全治理平臺和網管平臺,以此來實現全網的安全治理、用戶治理、設備治理和日志治理、流量治理。
在網絡安全方面,通過GSN全局安全解決方案,可以建成一個集自動防御(自御)、自動修復(自愈)與自動學習(自育)等三大自“YU”功能于一體的全局化網絡安全綜合體系,GSN不僅可以防病毒和非法攻擊,確保給網絡用戶一個穩定和干凈的網絡環境;還能通過IP+MAC+端口、IP+MAC、IP+端口等多種方式靈活捆綁有效地防止IP地址盜用和非法篡改;通過防火墻RG-WALL1000,在對數據進行過濾的實時狀態下有效的保障了和外網數據傳輸的速度,從而構成強有力的信息安全交換渠道。
江老師告訴我們,新圖書館將會在2007 年9 月投入使用,相信萬兆的圖書館網絡已經足夠滿足學校近幾年的應用。今后圖書館的工作重點將是在高速的網絡上開展更多的應用,其中主要包括為校內外的廣大師生提供更多數字資源的服務,同時加大數字圖書館服務系統的應用。
進入討論組討論。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