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背景
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國領先的電信運營商之一。中國網通致力于新一代電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方位寬帶電信服務。中國網通承擔建設與運營的中國網通寬帶高速互聯網 (CNCnet) 是在中國率先應用ip/DWDM技術建設的大型高速寬帶網絡。CNCnet將承載包括語音、數據、視頻等在內的綜合業務及增值服務,并實現各種業務網絡的無縫連接。中國網通目前開展的主要業務有: 國內、國際帶寬批發業務、高速公眾互聯網接入業務、高速網絡型數據中心及其主要服務、VPN(虛擬專網)、虛擬ISP 、IP長途電話。同時CNCnet還提供Internet新技術、新應用的研究與試驗環境。
用戶需求
網通的MIS把整個信息系統(IS)結構分為三層: 第一層結構是原始數據采集的操作層,是生產系統,主要關注事務,必須忠實于原始數據; 中間第二層結構是治理層,在一定程度上加工操作層的原始數據,而產生對業務的指導; 第三層結構是高級治理需要的信息分析數據,即戰略信息數據,更多地牽涉到外部信息數據,大致為內外信息各占一半,這一層加工所有來自治理層的信息數據,使之形成更易讀懂的各種圖表而不再僅是簡單的數據。此外,還有來源于市場、政府等的外部信息,也加入策略工作。再加上相關理論上的學術研究成果,行業標準和游戲規則。這三方融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更為重要的、集合內外部信息,完整的企業決策分析信息系統。就網通而言,用MIS部門的工作覆蓋了上面第二層和第三層的內容。
針對這種層次結構,網通建立了完善的MIS基礎架構,包括網絡和治理系統。再往上就是應用。通常作為一個企業的應用,內部最基礎的是以ERP為核心,網通公司已經建立了含蓋ERP系統、人力資源治理、知識治理(包括知識庫、協作和在線學習)以及工作流程治理等的一系列應用系統。基礎架構的完備,應用系統的成熟,一個極其要害性又極其繁復的系統已基本就緒,要全線使用,必須全部做到集成。能否成功地駕馭和治理它,是系統真正能夠為業務作出貢獻的其中要害因素之一。
網通公司經過兩年多的成長已初具規模,在全國100多個城市擁有138個分公司,4000多名員工。計算機普及率超過100%,員工需要獲得信息,處理事務,需要上ERP,上工作流程,對計算機的依靠不言而喻。而整個治理信息系統的人員僅為38人。此時,如何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去治理要害且龐大的信息系統、各分支機構和眾多的端點? 如何讓全國的4000余名員工利用IT資源為公司創造更多業務和利潤? 基于以上種種,此時的中國網通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假如治理不好,建好的整個基礎設施和應用將有可能處于低效運轉狀態,發揮不了真正作用。而且安全性也至關重要,因為信息化水平越高,一旦受到攻擊,損失可能越大,甚至其不可估量。反之,假如進行高效治理,將可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去有益地影響業務。經歷了認真、慎重的選擇,網通確定了IBM Tivoli系列產品。
IBM Tivoli解決方案:
IBM Tivoli Management Framework(治理基礎平臺)
IBM Tivoli NetView(網絡治理)
IBM Tivoli Distributed Monitoring(服務器監控)
IBM Tivoli Software Distribution (軟件分發)
IBM Tivoli Inventory (庫存治理)
IBM Tivoli Remote Control (遠程控制)進入討論組討論。
實施結果
系統治理,如何選擇? 網通對多家公司作了非常深入、慎重的調研,包括產品的方方面面,公司的方方面面,公司現在以及預期未來的實力,產品發展歷史以及前景,對于客戶的支持,售后態度,公司的經營理念,遠景等。
信息系統已成為企業的命脈,而企業能否靠這命脈生生不息、高效安全地運作,與時并進,穩步帶頭? 這取決于信息系統治理的好與壞。 而且,治理方式不同,帶來的成本投入也不同。
要考慮的范圍和層面非常多。 存儲治理是很好的例子。 不單要考慮到數據保護、數據備份,還要考慮到數據共享、數據治理、人力物力的成本等等。
而且,僅僅做企業的信息化還不是終結。任何一家現代企業都面臨著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e-business”即電子商務。IT治理由內轉向外,企業需要通過IT技術及治理對外做生意,創造更多業務機會以提升企業競爭力。所以還需要考慮下一步做到B2B,B2E, B2C等。而如此的架構,稍稍遠慮會知道還需要一個治理平臺去治理。
平臺的治理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集中統一的治理方法,另一種是多廠商的治理方法。衡量利弊,企業能決定何去何從。先看多廠商的治理方法,利是什么? 是多家供給商可進行比較,如同自由市場買白菜,可以討價還價,相對而言可以用較低的第一次的投入來做項目。帶來的弊病是什么? 第一,從商業角度看,做任何生意必須有價值,或必須有利潤,當價格壓得極低時,就孕育著一個很大的危機——服務不能保證。廠家不愿承擔責任,造成企業風險升高。這從業界的無數例子都能得到印證,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企業采購完產品后卻沒有用起來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整體運行成本或許更高。治理平臺中,不僅需要內部的治理平臺,還需要存儲、安全以及電子商務治理平臺,如此要選四家公司的產品,就會牽涉到需要集成四家公司的產品。進一步牽涉到其中任一家公司的產品升級,都會帶來另外三家產品的升級問題。升級要交付升級許可費、咨詢服務費等,還需要企業內部人員精力的付出。另外還有一個難點,就是技術問題。四家公司的產品采用不同的技術、不同的系統、不同的軟件開發方式,這意味著公司需要配備各種具備不同技術的技術人員,這勢必帶來人員費用的增加。而假如采用集中統一的產品,其弊在于,一家公司有可能在業務過程中構成壟斷,造成了費用的提高。那么利呢? 我們不再需要有眾多的具備各種技術的系統治理員,節省了人力和費用支出。升級方面,只要這一家公司的升級便可,不需再向其他3家公司付很多升級服務費用,節省了開支。另外還可以避免以上提到的“弊”。在選擇公司產品時考察它的信譽是否良好,它的理念是否不僅是賺錢,更是幫助客戶成功、做到雙贏; 它是否有一個很好的前景和前瞻性。假如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它對客戶的承諾,不僅僅是在簽單時的承諾,更是一個長遠的承諾。它對客戶的責任,不僅僅是賣產品的責任,更是幫助客戶共同發展的責任感。那么這個弊就可以轉化成為利,風險可以降至最小。
事實證實網通使用了IBM Tivoli,構建了一流的治理體系和能力,大大地提升了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至關重要的安全性,同時簡化了工作環境,為企業節省了時間、費用、人工,并且有良好的實力基礎,配合瞬息萬變的業務需求。
進入討論組討論。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