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浦口區地處南京市西北部,揚子江北岸,與南京市雨花臺區、江寧區隔江相望;總面積902平方公里,常駐人口48.05萬人。全區共設8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
浦口區建設局有9個機關科室,下設有13個隸屬單位,還有3個服務中心.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浦口區吸引了大量投資廠商,流動人口激增,,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為應對新的發展需要,浦口區建設局過去10年已增加了不少人員編制,但由于城建的發展已大大超過政府人員擴編,再加上為響應國家號召,浦口建設局近2年已基本凍結了編制的增加。
大量的城建事務讓局里異常繁忙,尤其是下屬三個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經常忙到連中飯都顧不上。但仍然輕易出錯,且群眾多有不滿足。如何利用信息系統提高辦公效率已經是擺在臺面上非常緊迫的問題。
現狀分析及設計應用范圍
浦口建設局與合作伙伴重慶立佳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方考察選型,決定采用被媒體廣泛評為產品競爭力第一的復旦協達CTOP協同辦公平臺。
2007年2月三方達到協議后,復旦協達即對浦口建設局的信息化應用基礎進行了細致分析。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協同平臺的應用范圍
一、協同辦公平臺應用范圍
1、電子辦公(局組織機構的應用)
. 9個機關科室之間的公文、信息互通及審批
. 13個下屬單位、3個服務中心、局機關之間的信息互通與審批。
2、電子政務(現場)
. 3個服務中心對市民的申報各類事務處理的信息系統
3、電子政務(非現場,外網)
. 網上政務大廳,全區所有人均有通過網絡申辦各類建設事務
4、預留擴展空間
.為將來與上級政府部門及其它兄弟單位進行數據對接進行預備
二、協同辦公平臺應用規模
1、局內機關電子辦公
使用人數超過300人,包括9個局機關、13個下屬單位、3個服務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
2.網絡電子政務
經分析,全區總人口接近100萬(包括常駐人口及流動人口),可能在近2年內會使用該系統的會高達數萬人。
電子政務實際應用流程及對比
一、要害應用之一:電子政務-協同辦公
1. 審批流程電子化
應用前:每項工作的審批都需要人工去跑,而且目前到了哪個環節,哪個人審批有障礙,除了手里握著審批表到處跑的那個人,其它人均不知情,經常耽誤工作影響進度。
應用后:直接在復旦協達治理系統中根據現有流程定制流轉表單,并有提醒功能,審批人登陸系統即可看到“待處理”提示,流轉到哪個環節系統非常清楚的顯示
2. 信息報送
各科室經常會有針對下屬各單位發出的會議通知、簡報等文件需要發送給目標部門。
應用前:各單位的報送信息會因報送人工作繁忙而被拖延,而局辦公室作為信息匯編部門對信息的拖延除了不斷電話催辦而外一籌莫展。
應用后:各單位的信息報送員直接通過協同治理系統將信息報送給相關部門,而這只是點一個鍵的工作,信息再沒有拖延。
以政策法規科每個月發出多個政策法規動態簡報為例:首先由系統治理員創建“向全區發通報”流程模板,并授權給政策法規科科長應用,法規科長長只需調用“向全區發通報”流程模板填寫內容后即可向全區各下屬單位、各建設單位發送簡報,接收單位可進行接收和傳閱。
3. 公文收發治理
通過合理的公文治理方式,極大改善傳統的公文傳閱困難、歸檔困難和調閱手續繁雜不便的狀況。
公文按照國務院的行政公文治理方式進行治理并自動歸檔,解決公文的規范化和執行問題,擬發文、收文、發文、歸檔等具體業務的流程化治理都符合國家公文治理規定。
通過公文模板定義、流程定義、發文、待辦、催辦、歸檔和查詢構成日常公文系統。自定義模板,可以滿足任意公文格式要求;流程定義,針對不同單位不同的辦公流程,靈活設置,滿足用戶對公文流轉的要求,同時,對不同單位的流程模板,授權給相應單位,各單位的工作流程不會混淆應用;通過待辦、催辦等信息集中顯示,用戶操作方便快捷;另外加上自動歸檔和手動歸檔;本地公文查詢和異地公文查詢等功能組合在一起,就解決了公文電子化后的各種應用需求。
應用前:每周固定時間各下屬單位及區各建設單位機要員到局機關取文件。
應用后:通過復旦協達治理系統,局機關直接向各單位發送文件。下屬單位可自動在協同平臺上收到文件。未在協同平臺內的各建設公司只需配備一臺電腦,接入互聯網,即可在辦公室接收政府文件。
二、要害應用之二:電子政務-服務公眾
1. 服務中心與各科室的一體化
應用前:服務中心只是個接辦窗口,群眾的各類申報材料進行歸類登記后,人工送各科室審批,再回到服務中心,最后交給群眾。工作流程長,人工流程太多,出錯機率也多。
應用后:服務中心收到群眾的申報材料后,錄入電腦,并直接在CTOP平臺上進行相應的表單式報批,局機關同樣在CTOP平臺上進行審批。這樣整個流程時間縮短了大半,而且因為人工干預的比重降低,出錯概率也降低了80% 。
2. 網上政務得以初步實現
應用前:所有業務市民都須親自前往服務中心
應用后:凡是無需遞交書面材料原件的申報事項,市民均可在網上政務大廳進行辦理。部分需要本人親自前往服務中心辦理的事項,也可以事先在網上政務大廳進行相應的表格填寫或者下載,大大縮減現場辦理的時間。
應用效果評測
復旦協達開發的“協同辦公平臺” 2007年2月份開始在南京市浦口區建設局正式使用,覆蓋9個科室,13個下屬單位,數百名公務員,并直接服務于浦口區數百家建設公司及近百萬市民。到目前為止,系統運行情況良好,有效解決了浦口區建設局行政審批、目標督辦、信息交流、工作協作等多方面的問題。
現在,在浦口區建設系統的公文傳送、目標治理和信息共享全部在網上進行,實現電子公文快速傳送和處理,改變了傳統的紙質辦文方式,縮短了信息傳遞時間,有力地提高了行政運轉效率,促進了政府服務水平的提高;協同辦公平臺系統已成為全區建設系統各單位內部辦公信息系統的集成交換平臺,為全區建設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有效推進提供了保證。
系統提供的行政審批功能,加強了對審批行為的監控,便于領導及時把握審批動態,提高決策的科學性;進一步促進了審批結果的反饋和查詢,促進了審批服務水平的提高,增強了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和公開度,提高辦事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系統通過與服務中心、網上政務大廳的結合,提高了政府對企業、投資者、公眾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方便企業、投資者、公眾辦事,增強建設局的政府服務水平,促進政府從治理職能向服務職能轉變,提升政府的形象。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