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擴展的負載均衡技術
上面使用網絡地址轉換來實現負載分擔,毫無疑問所有的網絡連接都必須通過中心負載均衡器,那如果負載特別大,以至臺的服務器數量不再在是幾臺、十幾臺,而是上百臺甚至更多,即便是使用性能優秀的硬件交換機也回遇到瓶頸。此時問題將轉變為,如何將那多臺服務器分布到各個互聯網的多個位置,分散網絡負擔。當然這可以通過綜合使用DNS和NAT兩種方法來實現,然而更好的方式是使用一種半中心的負載均衡方式。
在這種半中心的負載均衡方式下,即當客戶請求發送給負載均衡器的時候,中心負載均衡器將請求打包并發送給某個服務器,而服務器的響應請求不再返回給中心負載均衡器,而是直接返回給客戶,因此中心負載均衡器只負責接受并轉發請求,其網絡負擔就較小了。
同樣,這種方式的硬件實現方式也非常昂貴,但是會根據廠商的不同,具備不同的特殊功能,例如對SSL的支持等。
由這種方式比較復雜,因此實現起來比較困難,它的起點也很高,當前情況下網站并不需要這大的處理能力。
比較上面的負載均衡方式,DNS最容易,也最常用,能夠滿足一般的需求。但如果需要進一步的管理和控制,可以選用反向代理方式或NAT方式,這兩種之間進行選擇主要依賴緩沖是不是很重要,最大的并發訪問數量是多少等條件。而如果網站上對負載影響很厲害的CGI程序是由網站自己開發的,也可以考慮在程序中自己使用Locaction來支持負載均衡。半中心化的負載分擔方式至少在國內當前的情況下還不需要。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