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DOM制作流程
2024-08-28 00:07:31
供稿:網友
制作系統盤現在使用32M電子盤(DOM)。以下比較詳細的說明怎樣制作一個嵌入式Linux系統盤。
1. 首先可以先把電子盤掛到一臺機器上作為從盤,使用PQMagic分區工具進行分區操作,因為DOS分區所有內容只有1.56M,所以第一個分區只需要2M就足夠了。分區類型是基本分區(primary),文件系統類型是FAT,并且設為活動分區(A ctive)。
2. Linux分區可以現在分好,也可以等制作文件系統時再分。現在分可以把剩余空間都作為第二個分區。分區類型是基本分區(primary),文件系統類型是Linux Ext2。
3. 重啟機器,可以看到一個兩兆的分區。把編譯好的Linux內核和DOS加載工具等內容(見系統文件清單)全部拷到這個分區上,第一個分區就做好了。如果分了三個區,而且想把第三個分區作為工作分區,則需要把AUTOEXEC.BAT中的工作分區指向 /dev/hda2 改為/dev/hda3即可。
4. 在機器上安裝一個Linux系統,把電子盤掛在IDE2上。如果沒有進行第二步操作,打開一個終端,進行分區和制作文件系統操作。
fdisk /dev/hdd
回車,出現提示,輸入p,可以看見現在hdd的分區狀態;
輸入n,增添分區,回車;
輸入2,指定設備號,回車;
輸入3,指定起始柱面號,回車;
輸入+30M,指定分區大小,回車;
輸入w,把剛才的分區設置寫入分區表;
mkfs.ext2 /dev/hdd2,制作文件系統,類型是ext2。
mount /dev/hdd2 /mnt,加載到主盤的mnt下
5. 現在開始制作第二個分區上的文件系統。因為原有文件系統大約有53M左右,必須有所刪減。而其中最大的是lib,大約占了40M,而使用lib中庫的主要是bin和sbin中的工具。因而使用了嵌入式Linux常用的busybox和tinylog in。
從網上下載了busybox-1.00-pre3.tar和tinylogin-1.4.tar,把busybox-1.00-pre3.tar解壓到一個指定的目錄下。
運行“make menuconfig”命令,選擇想要在工作系統中使用的工具。保存設置。
找到init目錄下的init.c文件,找到 INIT_SCRIPT "/etc/init.d/rcS",更改為“/etc/rc”。
看Makefile中是否有“DOSTATIC = false”,如果有,改false為true,使busybox靜態編譯。
修改了/usr/include/asm/errno.h頭文件中27行的一個錯行,否則編譯通不過。
在當前目錄下用命令“make menuconfig”進入工具選擇界面,選項如下所示:
進入“Build Options” ,選擇“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選項;
進入“Archival Utilities” ,選擇“gunzip, gzip, tar” 選項;
進入“Console Utilities” ,選擇“clear, reset” 選項;
進入“Finding Utilities” ,選擇“find, grep” 選項;
進入“Init Utilities” ,選擇全部的選項;
進入“Login/Password Management Utilities” ,選擇除第一項和最后兩項的全部選項;
進入“Linux Module Utilities” ,選擇全部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