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學習Linux文件系統的時候,才注意到linux的文件系統組織方式和windows不太一樣.不同之處:在windows里,一般不使用"掛接",每個兼容的文件系統都被賦予一個盤符,然后通過這些盤符來訪問這些系統;而構成linux操作系統的基本文件通常就放在主文件系統下,而其他存儲設備上的文件系統則通過mount命令架設到主文件系統上,在邏輯上組成一個"大文件系統".相同之處:都采用樹型結構對文件進行管理.linux的優勢:由于異種操作系統實現方法不同,它們的文件系統之間一般是不能相互訪問的,但是某些操作系統為了增加兼容能力,也能訪問其他一些類型的文件系統,在這方面,linux做的幾乎最好,它通過mount命令幾乎可以掛接訪問其他任何格式的文件系統.(下一步,yathing覺得有必要學習mount命令,實在地了解一下相關使用了!)
在linux里組織文件路徑的方式和windows也不一樣,使用的是“/”而不是“/”,比如從根目錄到目錄v的路徑是:/f/n/v(在windows命令行下,可以看到使用的是“/”進行隔開的)。開機啟動linux以后,我們處于樹型目錄的某個目錄之中,剛開機的當前目錄一般是用戶的主工作目錄,對于root主工作目錄一般是/root,對于一般用戶,主工作目錄一般是:/home/,啟動后可以用“cd ”改變當前目錄(yathing:注意中間的空格不能少)。“cd ~”命令可以把當前目錄轉到用戶本身的工作目錄(比如說回到root);“cd ..”或者“..”命令是回到上層(和DOS里類似哈),這是相對法。在使用的時候可以靈活處理。
文件操作命令:ls,顯示當前目錄文件和文件夾;cat,除了能夠顯示當前目錄下文本文件內容外,還可以用于顯示其他目錄的文件內容。(yathing找文件內容顯示命令找得好苦~);mv,改變文件名稱,改變目錄的名稱,mv ,比如“mv /a/b /a/bb”,mv命令還能夠在樹型結構中搬移文件和目錄,改名就是某種意義下的搬移。mv ,yathing注意書上圖中,搬移后源文件將從原路徑或目錄內抹去(相當于windows里面的剪切操作哦,復制的操作下面介紹),此外mv命令還能夠搬移目錄,用法類似,在使用mv命令搬移文件的時候會產生覆蓋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