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想要在Linux下比較目錄a和目錄b中文件列表的差別,然后對目錄a比目錄b中多出的文件、少掉的文件分別做處理。但是,在網上搜索了多次也都沒找到能直接處理好的工具。
所以想了很多不少方法,自我感覺都不錯,而且網上似乎沒有這方面的文章,所以分享出來給大家。如果各位有更好的工具或者方法,盼請留下說明(本文第2部分:圖形化的比較結果搜集自網上,我也沒有在圖形化界面下操作的需要,所以沒有多做介紹)
以下是本文有些地方涉及到的目錄結構。
[root@node1 ~]# tree directory1 directory2directory1├── 1.png├── 2.png└── 3.pngdirectory2├── 2.png├── 3.png└── 4.png
1.命令行輸出的結果
方法一:使用diff
diff -r directory1 directory2
但是diff會對每個文件中的每一行都做比較,所以文件較多或者文件較大的時候會非常慢。請謹慎使用。
方法二:使用diff結合tree
diff <(tree -Ci --noreport /mnt/f/自然馬) <(tree -Ci --noreport /mnt/i/自然馬)< /mnt/f/自然馬---> /mnt/i/自然馬87a88> xyz.avi488d488< rsync.txt534d533< 542D0.mp4
說明:
tree的-C選項是輸出顏色,如果只是看一下目錄的不同,可以使用該選項,但在結合其他命令使用的時候建議不要使用該選項,因為顏色也會轉換為對應的編碼而輸出;
-i是不縮進,建議不要省略-i,否則diff的結果很難看,也不好繼續后續的文件操作;
--noreport是不輸出報告結果,建議不要省略該選項。
該方法效率很高。
方法三:find結合diff
find directory1 -printf "%P/n" | sort > file1find directory2 -printf "%P/n" | sort | diff file1 -2d1< 1.png4a4> 4.png
說明:
<代表的行是directory1中有而directory2沒有的文件,>則相反,是directory2中有而directory1中沒有。
不要省略-printf "%P/n",此處的%P表示find的結果中去掉前綴路徑,詳細內容man find。例如,find /root/ -printf "%P/n"的結果中將顯示/root/a/xyz.txt中去掉/root/后的結果:a/xyz.txt。
效率很高,輸出也簡潔。
如果不想使用-printf,那么先進入各目錄再find也行。
[root@node1 ~]# (cd /root/a;find . | sort >/tmp/file1) [root@node1 ~]# (cd /root/b;find . | sort | diff /tmp/file1 -)2d1< ./1.png4a4> ./4.png
上面將命令放進括號中執行是為了在子shell中切換目錄,不用影響當前所在目錄。
方法四:使用rsync
rsync -rvn --delete directory1/ directory2 | sed -n '2,/^$/{/^$/!p}'deleting a/xyz.avirsync.txt新建文件夾/542D0.mp4
其中deleting所在的行就是directory2中多出的文件。其他的都是directory中多出的文件。
如果想區分出不同的是目錄還是文件??梢约由?-i"選項。
rsync -rvn -i --delete directory1/ directory2 | sed -n '2,/^$/{/^$/!p}'*deleting a/xyz.avi>f+++++++++ rsync.txt>f+++++++++ 新建文件夾/542D0.mp4其中>f+++++++++中的f代表的是文件,d代表的目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