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軟件開發人員,及所有的程序員,若想作好軟件設計(良好的結構和移植性),能適應新項目的變化,就要遵循下面的原則:
·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基本概念 ( 如操作系統 ),掌握設計原則 ( 如接口分層 )。
·第二是經驗的積累。實踐經驗比書本知識更可貴,可極大提高后續工作和學習效率。
·第三是關注新的軟件技術,提高自己對軟件設計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完整固定的學習路線是很難確定的,原因一是因人而異,二是技術進步很快。
這是從todaygood的blog上面摘下來的,todaygood的學習效率比我高,可能工作的環境更能鍛煉人吧。就嵌入式系統軟件開發的學習思路而言,我們的觀點還是一致的。現在這三個方面我還都是注意的,基本上是白天在導師公司的時間里,就根據項目積累經驗,總結和改進學習方法,晚上進行軟件設計基礎和理論基礎的學習。中間穿插的休息時間就可以泡論壇,看blog,關注新的軟件技術,先知道有這種技術,技術的發展狀況如何。
當然,這些工作的前提是確定一個基本的知識體系框架,在校期間把框架的基礎打好,盡量多擴展填充。工作之后,繼續深入細化,形成專長。這是我的學習思路。
補充的一點是,要學會寫文檔,有兩個原因,一是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自己能否真正理解,就看寫出文檔,是否能讓別人理解,如果能,那么證明你理解比較到位了,同時,可以通過討論來找出自己理解的盲點,加深理解,二是作為技術經驗備份,需要時可以迅速的拿來使用,不用在網上浪費大量的搜索時間,萬一系統down掉,可以迅速的恢復,可以說,這是自己的一份經驗和財富,管理好這些資源,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