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回憶
什么是數組公式呢?顧名思義就是公式中包含數組的了,詳細含義請參看前文。但這里重點提醒的一點就是,如果要使用數組公式,在編輯欄輸入完公式以后一定要按下“Ctrl+Shift+Enter”組合鍵,使編輯欄的公式處在“{}”之中。
二、數組公式繼續深入
印象中是好幾年前了,當時看過的一篇掃盲貼中,作者舉的例子真是太實用了。具體細節記不太清楚了,大致意思就是使用函數計算1到100的和。這里同樣以此為例。
1.求1到100的和
在往下看之前,大家想一下,如果讓你來處理該如何來處理呢?只用一個函數解決1到100的和,當然也可以是1000、10000甚至更多。討論具體的數值沒有太大意義,此處只是希望通過此例讓大家更進一步的了解數組公式的用法。
解答:{=SUM(ROW(1:100))}
問題分析:求1到100的和,答案是5050(小學生都知道^-^),但Excel必須是你告訴了它正確的方法,它才能知道。計算從1到100的和,實際上就是計算1+2+3+4+……+98+99+100,好了,答案出來了,在編輯欄中輸入 “=sum(1+2+3+4+……+98+99+100)”。相信聰明的一定對此答案不滿意,雖然能得到正確的結果,但很明顯是“錯誤”的方法。
要得到1到100的正確數列,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Row()或是Column()函數,由于個人習慣,我比較習慣于Row(),所以這里以Row()函數為例。
熟悉Row()函數:在A1單元格中輸入“=Row()”,使用填充柄填充至A5,看到什么結果?是不是每一個單元格中值就是其對應的行數。

驚喜:Row()表示單前行,如果使用Row(1:100)就表示一個數組,其中包含的便是第一到第一百行的行號,即1、2、3、……、98、99、100這些數值,現在我們就把這個數組應用到公式中。
在工作表的任意一個單元格中輸入“=sum(Row(1:100))”,然后按Ctrl+Shift+Enter組合鍵,你會驚喜的發現,我們要的結果出現了。
2.在Excel2003中享受“SUMIFS”
SUMIF函數應該很多人都用過,非常好用。但如果遇到多條件判斷的怎么辦呢?從Office 2007開始,引入了SUMIFS函數,可以解決這種多條件求和問題。但如果仍然使用Office 2003怎么辦呢?其實使用SUM、IF再結合數組公式即可實現SUMIFS的效果。
如下圖所示,某教師有一張任教的幾個班級的學生成績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