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使用索引: 
    數據庫對象中的索引其實和書的目錄類似,主要是為了提高從表中檢索數據的速度。由于數據存儲在數據庫表中,所以索引是創建在數據庫表對象上,由表中的一個字段或者多個字段生成的鍵組成,這些鍵存儲在數據結構(B-樹或者哈希表)中,通過MySQL可以快速有效查找與鍵相關聯的字段。根據索引的存儲類型,可以將索引分為B型樹索引(BTREE)和哈希索引(HASH)。注意:InnoDB和MyISAM存儲引擎支持BTREE類型索引,MEMORY存儲引擎支持HASH類型的索引,默認為前者索引。 
    MySQL支持6種索引,分別是普通索引、唯一索引、全文索引、單列索引、多列索引、空間索引。 
    以下情況適合創建索引: 
    1. 經常被查詢的字段。即在WHERE子句中出現的字段。 
    2. 在分組的字段,即在GROUP BY 子句中出現的字段。 
    3. 存在依賴關系的子表和父表之間的聯合查詢,即主鍵或外鍵字段。 
    4. 設置唯一完整約束的字段。
2.創建和查看索引: 
    索引的操作包括創建索引、查看索引、 刪除索引。所謂創建索引,就是在表的一個字段或多個字段上建立索引,在MySQL中,可以通常三種方式來創建索引,創建表時創建索引、在已經存在的表上創建索引、通過SQL語句ALTER TABLE創建索引。 
2.1 創建和查看普通索引: 
    所謂普通索引就是在創建索引時,不附加任何限制條件(唯一、非空等限制)。該類型的索引可以創建在任何類型的字段上。 
2.1.1 創建表時創建普通索引:
語法格式如下:
|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屬性名 數據類型, 屬性名 數據類型, ...... 屬性名 數據類型, INDEX|KEY [索引名] (屬性名1 [(長度)] [ASC|DESC]) ); | 
   說明:INDEX或者KEY參數用來指定字段為索引,“索引名”參數用來指定所創建索引的名稱,“屬性名1”參數用來指定索引所關聯的字段的名稱,“長度”參數用來指定索引的長度,“ASC|DESC”參數用來指定升序還是降序。
   注意:在創建索引時,可以指定索引的長度。這是因為不同存儲引擎定義了表的最大索引數和最大索引長度。MySQL所支持的存儲引擎對每個表至少支持16個索引,總索引長度至少256字節。
示例:
| CREATE TABLE t_dept( deptno INT, dname VARCHAR(30), loc VARCHAR(40), INDEX index_deptno (deptno)); | 
說明:
   可以通過 SHOW CREATE TABLE t_dept /G 來查看是否成功創建了索引;
   可以通過 EXPLAIN SELECT * FROM t_dept WHERE deptno=1/G;來校驗數據庫表中索引是否被使用。如果執行結果中的possible_keys和key字段處的值都為所創建的索引名index_deptno,則說明該索引已經存在,而且已經開始啟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