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信朋友圈出現了一種“微信喜樂會”的紅包,外表跟正常的微信紅包無異,點進入就能“領取”到高額的紅包,不過領紅包的人前提是需要轉發多次方可充值成功……

端午節期間,王小姐在自己的小學群里看到同學分享了一個“微信紅包”鏈接,本來以為是過節期間同學們發紅包討個好彩頭,自己點開一看,還是96.68元,正當她正在納悶同學怎么會如此“大方”之時,卻發現了這個紅包和以往不同之處。

這個紅包的開頭寫的是“微信喜樂會”,而且在王小姐點擊“領紅包”后,彈出一個頁面,顯示需將紅包鏈接分享到1個好友和2個微信群,紅包將自動存入零錢包,不過在王小姐轉發完后,頁面又提示稱,紅包將會在24小時內內充值到微信錢包,等了一天,結果一分錢都沒收到。


記者按照王小姐的鏈接嘗試了一下,發現這個紅包鏈接里附有多條廣告,此外,在轉發后還有個免費抽獎環節,記者幸運的“抽中”了價值1980元的手表。不過需要記者支付49元的快遞費。

此前就有媒體爆出過市民因為微信假紅包“免費”送東西收取快遞費的問題,馮先生就曾上過當,“說是郵費到付,讓人感覺撿到便宜了,拿到東西一看,就是幾元錢的地攤貨,價錢還趕不上自己掏的運費。”據馮先生回憶,快遞收的不是運費,而是代收貨款。記者看到的這兩個“免費贈產品”的信息寫明,要支付49元的郵費,郵費由快遞收取。
需轉發才能獲得的紅包都是假的!
記者致電微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沒有推出此類需要轉發才能獲得的紅包,“真紅包拆開后資金會自動進入零錢賬戶,沒有自動進入零錢賬戶的都是假的。”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了解到,其實從今年春節開始,微信團隊就接到用戶舉報,反映部分第三方應用發布違規第三方頁面“紅包”進行惡意營銷,以及個別公眾號濫用企業付款功能仿造微信紅包消息,違規誘導用戶點擊假“紅包”、分享搶“紅包”(本公告下簡稱“紅包”)。此類行為不僅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違反了《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范》等相關規定,也極大地損害了用戶體驗。
對發布違規“紅包”及違規使用企業付款功能等相關違規行為,微信團隊將堅決依照法律規定、協議規則的規定進行處理。
微信團隊提醒大家
1.發布虛假,含木馬鏈接的違規類“紅包”
利用送“紅包”吸引用戶轉發,用戶點擊后跳轉到產品促銷、打折廣告等頁面,甚至部分假“紅包”頁面中暗藏木馬病毒,竊取用戶個人隱私信息,存在盜號風險。
2.發布含誘導行為的“紅包”或微信紅包
部分公眾號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合體搶紅包”的方式對“紅包”實施誘導分享、誘導關注等違規行為。
還有部分公眾號利用企業付款功能,仿造微信紅包消息,用戶點開鏈接后必須先關注其公眾帳號才能領取小額現金紅包,實施《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范》所禁止的誘導行為。
3.搶紅包外掛類軟件、應用
部分外掛類軟件、應用聲稱能幫助用戶為搶到更多紅包,誘導用戶安裝包括但不限于“紅包外掛”等搶紅包外掛類軟件、應用。微信團隊特別提醒,該等軟件違反了《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等協議規則的規定,對用戶信息安全、財產安全等造成了極大安全隱患,嚴重影響微信軟件的用戶體驗,我們勸吁廣大用戶務必警惕此類應用,合法合規使用微信軟件。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