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里出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微信撤回消息并親了你的小臉這個要怎么設置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撤回消息并親了你一下設置教程,一起看看吧;

很多人都玩得不亦樂乎,甚至馬上就有教程和生成器流了出來。
然而這其實并不是微信更新的一個新功能,于是當大家玩得正開心的時候,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這個Bug修復了(不過之前修改過的依然可以這樣玩)。
我知道你意猶未盡還有些好奇,為什么可以這么玩,又是怎樣的一個原理呢?朋友圈有機智的小伙伴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我知道你看不懂,我們通俗的解釋一下。

我們平時在手機上打出來的字并不是你們簡單看到的字,而是由一堆編碼組成的。
這個編碼非常容易被篡改,所以當你修改了編碼,呈現出來好像字沒變,但實際上最終展示的順序就會發生變化。
所以你會在聊天主頁面看見經過這樣設置的人發的消息都是反過來的,因為他加入特殊字符后本來呈現出來的就是反的。
但是通知欄推送和主界面下這些就是原始的順序,到聊天界面就會經過編碼,呈現出正常的順序。

當我們撤回一條消息的時候,按照規則就會獲取已經被做了手腳的文字中的姓名了,但你又會疑惑,為何會有XX撤回一條消息并XXX這樣被分開呢,如果只是單純反過來展示文字。
其實很簡單,就是加了一個分隔符,把你的昵稱和增加的文字分開。讓昵稱正常顯示,讓增加的文字從右往左顯示。
電腦看到的過程是這樣的:
“小明”撤回了一條消息——>增加自定義文字了飯吃去后然,變成“小明”了飯吃去后然撤回了一條消息——>讓自定義的文字從右往左顯示,于是這些字就跑到了整句的最后面——>“小明”撤回了一條消息然后去吃飯了
但你可能會覺得為何微信要支持反著來?因為微信是一個國際化的產品,支持阿拉伯語,而阿拉伯語是從右往左讀的。
為了兼容這種閱讀習慣,微信便支持這種轉換的字符。所以微信只要禁止昵稱修改使用這個讓文字翻轉的字符就可以了。
那為什么之前沒人發現,現在才有人玩?不,之前就可以玩,只是你不知道,而且還有很多種玩法。
比如:

還有你們熟悉的瘦子的字體特別小的玩法…(縮小字符!)

這些都是利用了Unicode開發出來的各種玩法。如果你懂代碼還有創意,還可以開發出各種新的玩法來。

xxx撤回了一條消息,并親了你一下!
那么問題來了,這到底咋做的呢?

首先,復制下面的這個名稱
???????xxx下一你了親并
到你的微信名字下面
把光標移動到最后,也就是“下”的后面,點擊刪除,你會發現,刪除的并不是“下”字,而是“并”字前面的,然后就可以寫你需要的名字了。
(因為里面有隱藏的代碼,所以在嘗試的時候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第一次嘗試可能是反向的,所以多試幾次就好啦,在微信對話文本里更改效果更好哦,同樣原理,試過之后可以發現,把光標移動到文字之前,都可以嘗試更改文字內容,所以還會有無數的版本玩法,試試哦!)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可愛的小特色,瞬間得到了病毒式的傳播,一傳十十傳百。從了解這個功能,到這個功能在所有的群開始傳播,只30分鐘不到!
不過,微信的反應貌似有些奇怪,不到4個小時,午時三刻十分,就給禁止了:
不讓你在名字里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