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為工作需要,最近學習了一下微信小程序,在此分享一下大概的流程。
強烈建議大家先去看微信小程序簡易教程:點我進入
起步
客戶端打開小程序的時候,就將代碼包下載到本地進行解析,首先找到了根目錄的 app.json ,知道了小程序的所有頁面。

在這個Index頁面就是我們的首頁,客戶端在啟動的時候,將首頁的代碼裝載進來,通過微信的機制,就渲染出來了頁面。
App({ onLaunch() { // 小程序啟動之后 觸發 }})小程序在啟動的時候,首先通過 App() 定義的 App() 實例的 onLaunch 方法,這個方法是各個頁面共享的,當然還有更多的回調事件。
Page({ data: { text: 'init data', array: [{msg: '1'}, {msg: '2'}] }})在頁面加載時,data這個屬性會提供給頁面使用,會以Json的形式返回給前端,然后我們可以試著把這個值渲染在頁面上。
<view>{{text}}</view><view>{{array[0].msg}}</view>小程序頁面中還有很多的方法,像 onReady() 當頁面加載妥當,可以進行交互的時候觸發,還有小程序被切入后臺的 OnHide() 事件。當然這些都是應用級的事件,還有一些和用戶親密交互的事件,官方稱這種叫做頁面事件處理函數。
像最操蛋的是微信小程序沒有下拉事件 onPullDownRefresh() ,這個東西自己搞,我也是福氣了,不過也對,這東西解耦,就當我剛才說的是放屁。。。例如以下代碼。
在.json文件里設置 "enablePullDownRefresh": true,用于開啟頁面下拉加載效果,可以當前頁設置也可以全局設置;
{ //當前頁 "enablePullDownRefresh": true //當前頁 "backgroundTextStyle": "dark" //頂部顯示顏色為深色的三個點} "window": { //全局 "enablePullDownRefresh": true //全局 "backgroundTextStyle": "dark" //頂部顯示顏色為白色的三個點 }然后在某個頁面的js中,去寫一個下拉事件,然后例如這樣的。
onPullDownRefresh:function(){ var that = this; that.setData({ currentTab: 0 //當前頁的一些初始數據,視業務需求而定 }) wx.startPullDownRefresh();this.onLoad(); //重新加載onLoad() console.log('i am refreshing....');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