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四年時間、從0到活躍用戶高達5億的微信,成為眾多大V、大號眼里的香餑餑,轉發分享、求贊打賞、廣告軟文等種種行為不一而足。
日前,從事餐飲業的張小姐推了一款新菜式,希望通過微信“大號”的文章,拉動消費者前來“試菜”。她找的是一個餐飲業的公眾號,發來的粉絲截圖超過10萬。張小姐就花4000元,讓他寫一篇介紹菜品的文章發布。
據張小姐說,發布當天閱讀量有9000多,但次日下午3點之前,沒有明顯的閱讀量增長。然而,隨后的一周內,一個“試菜”的客人都沒有。
廣州日報道出了張小姐的郁悶:“令人不解的是,文章發出當天3點開始后的半小時,閱讀量增長了數千個。”她說,以為會有不少人慕名來店,還準備了一大堆食材。結果卻沒有一個人來點新菜,轉化率為0。張小姐認為,浪費了事先準備的食材不說,這樣的大號估計是刷粉、刷閱讀量。然而,她投訴無門,只能吃啞巴虧。
對此,有人士評論,微信大號有多少粉絲,只有微信后臺和大號自己知道,而且公眾號“刷數據”也是眾人皆知。但刷粉、刷閱讀量的號,再大也是泡影。微信稱不公布為避免大家“刷粉”,但也助長了大號瞞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