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 磁盤性能調整及其測試方法
2024-07-21 02:35:54
供稿:網友
本文通過使用hdparm 和 tune2fs 等工具對磁盤性能調整的介紹,引出了另外一個測試磁盤的工具 Bonnie。
一、磁盤性能的調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linux 內核有幾個開關可以打開 IDE 磁盤的32 位 DMA 通道來加快傳輸速度。在性能上能加快兩倍,幾乎就和加一塊磁盤鏡像一樣。
這些開關是幾個命令的組合:
在PCI 總線上使用32 位 I/O :
# /sbin/hdparm -c 1 /dev/hda
?。ㄔ谟行┬酒闹靼迳希赡苄枰褂?-c 3 參數)
打開 DMA 通道:
# /sbin/hdparm -d 1 /dev/hda
?。ê蛢群耸欠裰С种靼逍酒?,是否編譯進去有關)
測試性能是否有改進:
# /sbin/hdparm -t /dev/hda
假如性能有改進的話,就可以保存設置:
# /sbin/hdparm -k 1 /dev/hda
內核會偶然復位IDE 控制器,所以,假如沒有保存的話,
先前的設置就丟失了,磁盤性能又回到死系胤健?
另外還有一個 -m 參數用來改變每次硬盤中斷時的傳遞扇區數。
一般的機器都安裝了 hdparm ,假如沒有的話,可以在下面的地址找到:
http://metalab.unc.edu/pub/Linux/system/hardware/hdparm-3.5.tar.gz
用戶報告在服務器上使用
# /sbin/hdparm -c1 -d1 -k1 -m16 -a128 /dev/hda
命令可以得到最大性能。
而在筆記本電腦上是:
# /sbin/hdparm -c1 -d1 -k1 -m16 /dev/hda
需要注重的時,打開DMA 通道在某些硬盤上會有危險,因為這些磁盤在DMA 的設計上不是很好。幸運的是,大多數磁盤還是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來提升性能。假如你打開DMA 以后,經常碰到文件系統損壞的話,就要考慮不使用 DMA 了。
二、文件系統的調整
經常啟動Linux 的人會知道,Linux 每當啟動過一定次數后就會自動運行一個 fsck 程序,來檢查文件系統。這個次數可以通過命令:
# tune2fs -c my_times
來調整。
tune2fs 是一個十分有用的工具,使用 -e 參數你可以指定文件系統碰到問題時應該怎樣處理。具體的信息可以用
# man tune2fs
得到。
但是,不要在以讀/寫方式掛接的分區上運行 tune2fs。
三、磁盤速度測試
Bonnie 是一個用來測試文件系統性能的程序,使用方法為:
bonnie [-d dir] [-s size] [-Html]
它往硬盤寫入一個 100MB 的文件然后讀出來測試磁盤性能。你可以用 -s 參數來調整這個文件的大小,單位是 MB。默認的測試目錄是當前目錄,可以用 -d 參數改變。
-html 參數用來把結果以 HTML 格式輸出。
例如:
# bonnie -d /home/tuneup -s 50
會測試目錄 /home/tuneup 所在的文件系統讀寫 50MB 文件時的性能。
最新版本的 Bonnie 1.2 可以在以下網址下載:
FTP://ftp.linux.com/mounts/u3/mirrors/suse/people/garloff/linux/bonnie/bonnie-1.2.tar.g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