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商品出入庫方式分析
2024-07-21 02:05:58
供稿:網友
貨品出入庫方式分析概述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有移動加權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批次指定等方法,下面通過實例說明這幾種方法的基本原理。
業務分析(實例分析)
實例分析不包括再后一種的出入庫方式
資料:紅星工廠2002年6月a商品的期初結存和本期購銷情況如下:
6月1日 期初結存 150件 單價60元 計9000元
6月8日 銷售 70件
6月15日 購進 100件 62元 計6200元
6月20日 銷售 50件
6月24日 銷售 90件
6月28日 購進 200件 68元 計13600元
6月30日 銷售 60件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
采用一次加權平均法,本月銷售或耗用的存貨,平時只登記數量,不登記單價和金額,月末按一次計算的加權平均單價,計算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銷售或耗用成本。存貨的平均單位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成本=(月初庫存總成本+本月購入存貨總成本)/(月初庫存總數量+本月購入存貨總數量)
本案例按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期末庫存商品成本和本期銷售成本,以及庫存商品明細賬的登記結果,見下表:
2002年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月
日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6
1
期初結存
150
60
9000
8
銷售
70
80
15
購進
100
62
6200
180
20
銷售
50
130
24
銷售
90
40
28
購進
200
68
13600
240
30
銷售
60
180
11520
本期銷售成本
270
64
17280
從表中可看出,采用一次加權平均法時,庫存商品明細賬的登記方法與先進先出法基本相同,只是期末庫存商品的結存單價為64元,據此計算出存貨成本為11520元,本期銷售成本為17280元。
移動加權平均
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當每次購進單價與結存單價不同時,就需要重新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價,并據此計算下次購貨前的存貨成本和銷售成本。采用這種方法,可以隨時結轉銷售成本。其平均單價的計算公式為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前結存金額+本次購入金額)/(前結存金額+本次購入數量)
仍以前例,第一批購入后的平均單價為: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4800+6200)/(80+100)=61.11(元)
第二批購入后的平均單價為: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2444+13600)/(40+200)=66.85(元)
按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本期各批商品銷售成本和結存成本,以及庫存商品明細賬的登記結果,見下表
2002年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月
日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6
1
期初結存
150
60
9000
8
銷售
70
60
4200
80
60
4800
15
購進
100
62
6200
180
61.11
11000
20
銷售
50
61.11
3056
130
61.11
7944
24
銷售
90
61.11
5500
40
61.11
2444
28
購進
200
68
13600
240
66.85
16044
30
銷售
60
66.85
4011
180
66.85
12033
本期銷售成本
270
16767
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可以隨時結轉銷售成本,隨時提供存貨明細賬上的結存數量和金額,有利于對存貨進行數量、金額的日常控制。但這種方法,由于每次進貨后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價,勢必會增加會計核算工作量。
先進先出
該方法假定“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去”,根據這一前提,計入銷售或耗用存貨的成本應順著收入存貨批次的單位成本次序計算。當然,這僅是為了計價,與物品實際入庫或發出的次序并無多大關系。
本案例采用先進先出法計價,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的登記結果如下表。
2002年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月
日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6
1
期初結存
150
60
9000
8
銷售
70
60
4200
80
60
4800
15
購進
100
62
80
100
60
62
11000
20
銷售
50
60
3000
30
100
60
62
8000
24
銷售
30
60
60
62
1800
3720
40
62
2480
28
購進
200
68
13600
40
200
62
68
16080
30
銷售
40
20
62
68
2480
1360
180
68
12240
本期銷售成本
270
16560
后進先出
后進先出法與先進先出法正好相反,它是假定“后購入的存貨先發出”,因此,最先發出的存貨應按最后購入的存貨單價計算,而期末存貨則按最先購入的存貨的單價計算。
2002年
摘要
收入
發出
結存
月
日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數量
單價
金額
6
1
期初結存
150
60
9000
8
銷售
70
60
4200
80
60
4800
15
購進
100
62
6200
80
100
60
62
11000
20
銷售
50
62
3100
80
50
60
62
7900
24
銷售
50
40
62
60
3100
2400
40
60
2400
28
購進
200
68
13600
40
200
60
68
16000
30
銷售
60
68
4080
40
140
60
68
11920
本期銷售成本
270
16880
實現處理先進先出庫存項目
倉庫
倉位
貨品
批號/有效日期至/生產日期
批次
數量
單價
入庫時間
入庫處理
隊列:入隊(隊尾)
新增入庫貨品庫存信息,并填寫入庫時間
出庫處理
隊列:出隊(隊首)
以入庫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出庫(先入庫的貨品先出庫)
成本處理
出庫時直接計算成本
后進先出庫存項目
同-先進先出
入庫處理
棧:壓棧
新增入庫貨品庫存信息,并填寫入庫時間
出庫處理
棧:出棧
以入庫時間的后先順序進行出庫(后入庫的貨品先出庫)
成本處理
出庫時直接計算成本
批次指定庫存項目
同-先進先出
入庫處理
同-先進先出
出庫處理
指定批次出庫
成本處理
出庫時直接計算
移動加權平均庫存項目
倉庫
倉位
貨品
批號/有效日期至/生產日期
數量
單價
入庫處理
當每次購進單價與結存單價不同時,就需要重新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價
計算方式為: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前結存金額+本次購入金額)/(前結存金額+本次購入數量)
出庫處理
以當前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出庫
成本處理
出庫時直接計算成本
全月一次加權平均庫存項目
倉庫
倉位
貨品
批號/有效日期至/生產日期
本月期初數量
本月期初金額
本月入庫數量
本月入庫金額
本月出庫數量
出入庫明細項目
出/入庫單號
出/入庫單據類型
出/入庫單據明細序號
貨品
倉庫
倉位
批號
入庫數量
入庫金額
出庫數量
出庫金額
出庫金額由月結時,進行成本核算時填寫
入庫處理
入庫時將入庫數量及金額累加到本月入庫數量、金額中。
將入庫信息填寫到出入庫明細中
出庫處理
出庫時將出庫數量累加到本月出庫數量中。
將出庫信息填寫到出入庫明細中。
成本處理
在每天月結時進行成本計算,并將成本填寫各出庫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