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Chrome瀏覽器的朋友都知道它是當前速度最快的瀏覽器,并且擁有豐富的插件,簡潔的界面。
Chrome瀏覽器到底怎么樣?好在哪里?小編今天就帶您先從以下幾點展開!!
1.瀏覽器Tab欄,在Chrome出來之前絕大部分瀏覽器的Tab欄均放置在地欄下方(IE那會兒連Tab欄都木有),初見Chrome時很詫異它的Tab欄設計,位于地址欄上方以梯形的樣式出現,視覺印象很深刻,第一印象(Blink)就與其它瀏覽器形成了區別。

當最大化Chrome并進行瀏覽操作時,總算理解了為什么Chrome的設計為什么要將Tab欄放置在地址欄的上方了。在Windows下,用戶將Chrome最大化后,它的邊框將消失,Tab欄就處于整個屏幕最上面一行的位置了。為什么這樣Tab欄的設計能夠Don't make user think呢?先介紹一個交互理論的常識--Fitts定律,該定律指的是:使用指點設備到達一個目標的時間與兩個因素有關: 1.設備當前位置和目標位置的距離; 2.目標的大小。位于頂部的Tab欄其實是對Fitts定律的靈活運用,由于光標不可能跑出屏幕以外,因此用戶盡可以隨便將光標向上移動,光標肯定位于Tab欄上(Tab欄呈條狀展現更易被選中),這降低了光標指向的難度,節約了用戶時間。我們可以看一個更有名的例子,Apple的應用程序menu bar與Windows的應用程序menu bar對比,Windows一直以來的UI設計都是把menu bar放在應用程序的title bar下面,而OSX採取完全不同的設計,把menu bar固定在螢幕最頂端(注意下圖紅色框起來的部分)。一般人對這兩種設計沒有太多觀感,但當我們應用Fitts定律后,會發現OSX把menu bar放在屏幕最頂端,雖然移動距離變長了,但目標的大小也跟著變成了“無限大”。

再來說Tab欄的另一個設計,用戶在瀏覽窗口打開過多,需要關閉的情況下,Chrome對Tab進行了一個很人性化的設計 -- Tab自動移動至當前鼠標位置。相信許多Chrome的用戶對此應深有感觸吧,當用戶關閉Tab欄時,Tab會從右向左移動,用戶從最右側的Tab欄開始關閉,Tab會從左向右關閉,并且在等待一段時間用戶沒有進行關閉操作后,Tab才會調整寬度(以保證Tab的關閉icon在用戶操作期間一直在鼠標下方),細節啊,這些細節都亮瞎了我的雙眼。導致用戶在進行連續多個Tab的關閉時連鼠標都不用移動,只需要點擊、點擊、點擊......Don't make me think

2.ToolBar,簡潔、極端的簡潔,剛安裝好的瀏覽器Toolbar簡潔我只能輸入地址。Toolbar上的列出用戶最需要的功能:后退、前進、刷新、輸入框、設置,只有5項,數量上屬于短期記憶的能力范圍內,減少了用戶的認知負擔,此時用戶關注點只在瀏覽本身上,幾乎不需要對瀏覽器進行額外的學習。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