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Adobe、Google突然公布了“思源黑體”(Source Han Sans),為中國用戶和字體業(yè)者帶來一股巨大沖擊:
一、含特幼(ExtraLight)到特粗(Heavy)共七個完整字重(weight);
二、每字重均達現(xiàn)有OpenType格式支持上限65535字符量,單一字體文件便達16MB之夸張大小;
三、免費;
四、開源,有心人可以下載源代碼加以修改,為設(shè)計開枝散葉。
四大優(yōu)點使之一時間成為佳話。
事實上,原有的Source Sans字體家族乃Adobe響應(yīng)Google Font“字體開源”主張下一項充滿野心的字體案,最初由著名字體設(shè)計師Paul D. Hunt設(shè)計。
它也是Adobe第一套專為用戶界面設(shè)計的開源字體家族,帶有上世紀美式無襯線體(san-serif)特性,字母比例偏向瘦窄,感覺溫暖而人性化,易認性高,大至標題小至當印刷品內(nèi)文字、webfont也同樣稱職。
泛CJK(中日韓)版本的思源黑體,則動員美國以外CJK(中日韓)三國的代表字體廠商,包括日本巖田(Iwata)、中國常州華文、韓國Sandoll,花三年時間合力制作,是這野心三年間一直被隱藏的部分。

思源黑體是齊備中日韓字體的新式黑體
漢字間架結(jié)構(gòu)取向、字面率、字間距
思源黑體重心置中,卻感覺偏低,中宮闊,內(nèi)空間取向平均,是字面率大的一系黑體。基本上,與同廠推出、二十年前由日本字體設(shè)計大師小塚昌彥領(lǐng)導(dǎo)團隊設(shè)計的小塚黑體(小塚ゴシック)同出一徹(按:思源黑體設(shè)計師西塚涼子女士為當時團隊一員)。
要將思源黑體歸類的話,它跟儷黑、蘭亭黑(微軟雅黑)等一類中宮外放、給人感覺輕松友善的設(shè)計為同類,與另一邊廂的蒙納黑、iOS常見的“黑體-繁”走截然不同的路線。

中宮橫向比例大致偏闊

重心取向
思源黑體的漢字比例也傾向橫向,依結(jié)構(gòu)放在橫排明顯較適合。漢字間也備有剛好的字間距(character-spacing),雖然沒有像儷黑般為全漢字排版而設(shè)所以間距空間充足,興幸也沒有像蘭亭黑般間距過份少而令文字送出過份擁擠,全漢字文章排版后不會太緊湊,日語排版下也能夠平衡漢字與假名的空間互動。
思源黑體的間距比例多了一份對日語排版的考慮,更接近日本西來字體一系的取向,如由網(wǎng)屏(Screen)跟字游工房開發(fā)、著名的冬青黑體家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