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瀏覽器可能存在著很多bug,但是并不是與自己感覺不一樣的時候就是出現了bug。產生問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因此制作者需要一定的方法來排查問題。
選擇一個先進的瀏覽器進行測試是明智的做法,例如對css 2.1支持比較好的opera 9.2、firefox 2.0或者safari 3.0,而不要使用ie 6作為唯一的測試瀏覽器,因為ie 6的問題是最多的,這非常不利于制作者(特別是初學者)理解css 2.1的規范與判斷瀏覽器的表現是否正確。
如果在先進的瀏覽器內測試是正確的,而在ie內有問題,那基本上可以判定是ie的問題。
如果在先進的瀏覽器內的顯示不正確,那么可以先進行如下初步判斷:
1. 拼寫是否正確
可以使用w3c的校驗,或者網頁編輯軟件的校驗功能,來檢查(x)html文檔內的標簽是否配套、嵌套順序是否正確、空標簽是否閉合,css拼寫是否正確。不正確的嵌套、錯誤的拼寫是非常常見的錯誤。
提示:現在有很多編輯軟件都可以提供(x)html和css的校驗功能,包括瀏覽器對css屬性是否支持等。例如:dreamweaver 8以上版本,topstyle等軟件。
提示:firefox中的附加軟件“firebug”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它不僅可以檢查(x)html、css和javascript是否正確,還可以動態顯示頁面內元素的框和位置,是調試網頁很好的輔助插件。
2. 是否有合適的dtd
在本書的其他章節里,曾經不止一次地強調過doctype的重要性,不同的doctype直接影響瀏覽器對于(x)html和css的解釋。
3. css屬性瀏覽器是否支持
雖然現代瀏覽器支持絕大部分的css 2.1規范和部分的css 3規范,但是在前面的章節也介紹過,有一些css屬性還沒有被瀏覽器廣泛支持,因此在某個屬性沒有生效的時候,請確定瀏覽器是否支持。
4. 隔離問題
將有問題的地方突出出來,例如給元素加一個醒目的邊框或者背景顏色。
如果增加了邊框就可以解決問題,那么就是邊距重疊的問題。
如果增加了背景,但是背景不顯示,那么有可能是特殊性或者浮動元素沒有閉合。
嘗試修改一些屬性,特別是會觸發ie的haslayout的屬性,判斷是否是ie常見的bug。
5. 建立基本測試
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則可以復制問題文件,然后刪除多余的(x)html,只留下有問題的部分。
刪除(x)html內的注釋問題,看問題是否會消失。
刪除元素間的空格,看問題是否會消失。
然后分塊注釋掉樣式表,直到問題消失,則剛注釋掉的樣式即為問題所在。
6. 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現象
找到問題根源的所在并解決它是最終目,而不是為了遷就表現而使用復雜的hack來讓網頁“看上去很美”。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當瀏覽器升級以后,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同時,hack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新的問題的出現,特別是觸發或者避免觸發ie的haslayout屬性。
換一種思路也許也可以避免問題的出現,例如將元素的margin屬性取消,改為設置其父元素的padding屬性。
只有實在無法解決的時候,再使用hack。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