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放出.net牌 中國軟件再次面臨"站隊"
2024-07-10 12:59:58
供稿:網友
 
注冊會員,創建你的web開發資料庫,
比爾·蓋茨又打出了一張牌。 
  電腦里面沒有軟件,每一款軟件都在網上,消費者可以上網來任意索取自己需要的軟件,這就是未來互聯網世界里的應用法則,也是微軟.net軟件制作思想的精髓。 
  比爾·蓋茨辭去ceo一職就任首席軟件設計師,人們現在終于看到了他的戰略企圖。比爾·蓋茨的聰明之處在于,與其費盡心思和既有的強大的.com規則爭斗,不如利用自己的產品優勢建立一種新的.net規則。 
  給世界重新制定游戲規則,比爾·蓋茨就是這種人。 
  6月面世的“.net”戰略標志微軟全面進入互聯網。這一次標準在微軟手里,跟隨還是抗拒,中國軟件業再一次面臨“站隊問題”。 
  微軟網絡新霸業誰與爭鋒 
  -6月面世的“.net”戰略標志微軟全面進入互聯網。這一次競爭的標準依然在微軟手里。跟隨還是抗拒,中國軟件業再一次面臨“站隊問題”。 
  -實達銘泰等本地企業早于微軟三個月開始倡導“i軟件”運動,與“.net”如出一轍。只因大勢所趨,才會不謀而合。微軟與本地“i軟件業”之間如何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電腦里面沒有軟件,每一款軟件都在網上,消費者可以上網來任意索取自己需要的軟件,這就是未來互聯網世界里的應用法則,也是微軟.net軟件制作思想的精髓。 
  -“.net”戰略,代表微軟 
  王國第二次出擊的猛獸 
  很早的時候,“.net的傳聞便已經開始在業界彌散。但大多數人只是知道,它是微軟進軍互聯網的一項計劃,具體內容尚不清晰。 
  2000年6月22日,微軟公司向全球宣布了其下一代軟件與服務,即mircosoft.net平臺的構想與實施步驟。這是比爾·蓋茨在辭去ceo一職而就任微軟首席軟件設計師之后推出的第一個戰略性計劃。比爾·蓋茨表示,在擔任了首席軟件設計師一職之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實現mircosoft.net這一構想的研發工作;微軟與業界合作伙伴也將在基于下一代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軟件打破目前的“數字孤島,人們今后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通過任何一臺計算機或手機、掌上電腦等移動設備來處理個人數據、玩游戲或者上網沖浪。據悉,至少將有2000人直接服務于該部門。其中心指導思想非常明確,就是將微軟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統及各種應用軟件與互聯網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中國國內的產業分析人士認為:微軟的.net系列產品仍然會組合成一個巨無霸,它不僅體現了微軟遲來的網絡戰略,而且為它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刺激點。從本質看,這些產品不僅僅是在所有產品后加上.net這個小尾巴,更預示著微軟全面進軍互聯網。微軟的.net戰略聰明之處還在于,與其費盡心思和既有的強大的.com規則斗,不如利用自己的產品優勢建立一種新的.net規則。簡單地說,將來你的計算機的桌面可能只需要有一個微軟的超級瀏覽器,利用這個瀏覽器你可以調用本地及遠程的任何程序,當然也可以聽廣播看dvd玩游戲聊天泡bbs。再比如office.net,它的全球同步服務可以使你同其他人遠程合作,這同時也意味著諸如weboffice這些遠程辦公概念的死亡。而它升級到.net的visualstudio更是使工作量大的編程工作有效分割,在windowsdna2000的支持下,編程工作可以通過單機在局域網或者萬維網上協同完成。這一切在微軟強大的組件化構建能力的推動下全部成為可能。 
  微軟專門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重點負責“.net”戰略,“.net”的重要性與原有的視窗軟件、辦公軟件并駕齊驅。與此同時,中國微軟研究院院長易人,李開復升任微軟公司副總裁,主管中國市場.net產品的研究發展。 
  -“i軟件”運動: 
  軟件業的春天? 
  “想法產生于一個時代,而不是一個人。”首先提出“i軟件”概念的實達銘泰公司總經理何恩培這樣說。只因大勢所趨,才會不謀而合。2000年,主要的軟件企業幾乎無一例外選擇了做“i軟件”———軟件業借網轉型也好,拓展互聯網時代的軟件市場也好,大家都動了起來。 
  2000年3月,早于微軟“.net”戰略公布三個月,北京實達銘泰公司推出了“i軟件”運動戰略。隨后,金山公司也推出了一種“i軟件”———“iwps”網絡概念應用軟件產品。6月22日,微軟公司發布了“.net平臺”概念。隨后的7月25日,實達銘泰再續“i軟件”第二篇章,在北京發布了“個人上網智能平臺”《東方虹》軟件。“i軟件”概念推出之際業界反響極為強烈,有評論稱“新千年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當年初軟件業還在為去年的低價軟件叫好時,誰也沒想到,我國軟件業的春天已經來了”。 
  3月22日,實達銘泰公司在北京香格里拉飯店召開的“i軟件”運動新聞發布會上,總經理何恩培闡釋道:“i軟件”中i的含義不只是“internet”,而是“internetinside”之意。他指出,隨著全球網絡一體化的迅速發展,互聯網也為軟件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新的運行方式,軟件完全可以將互聯網作為一種手段和屬性,使軟件獲得新的生命,這種概念就是“internetinside”。何恩培認為,“i軟件”是互聯網和軟件的升華,是桌面和網絡的統一,具有三大典型特點:一是直接面向用戶應用;二是主動性;三是多樣化的網絡服務。以一個簡單例子說明“i軟件”的功能,假如一個用戶要上網購物,一般的方法是先上某一個網站,尋找要采購的商品,查詢價格,然后再上另外一個網站,查詢商品,查詢價格……如此反復,直到找到認為合適的商品,合適的價格,不但要求用戶熟練操作互聯網,還要記許多網站名。用“i軟件”就不一樣了,只要告訴軟件要購買的商品,“i軟件”將帶你進入所有購物網站,獲得你所需商品的價格、服務,并進行智能評估,提交統計結果給用戶,用戶可以很容易地選擇所需要的商品。 
  -互聯網給軟件業 
  帶來的是契機而不是危機 
  “i軟件”概念推出后,國內it業反響巨大。4月份,由信息產業部主辦的“互聯網時代中國軟件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與會的政府官員和知名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i軟件”被認為是軟件業下一步發展的主題。 
  信息產業部產品司副司長陳沖認為,網絡時代的軟件產業要變革,進行技術創新,開發網絡用戶所需求的軟件產品。他希望“i軟件的思路加以完善,輔以政府各部門的引導和扶持,使中國軟件產業得到真正的振興。 
  信息產業部六所教授吳克忠認為,互聯網是個信息海洋,怎樣幫助用戶迅速查找有用的信息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i軟件可以大力發展。政府應組織一定的力量去推動“i軟件的發展;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朱小燕副教授認為,互聯網給軟件行業帶來一個發展契機,而不是一個危機。“i軟件”是網絡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它相當于一個小蟲子,每天自覺地把想要的東西找來,很有新意。 
  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楊天行會長認為,“i軟件”全面揭示了互聯網時代軟件行業新的生機和希望,這不是簡單“觸網”,是對互聯網的真正認識;8848董事長王峻濤先生說,“i軟件”將加速網站之間的優勝劣汰,也使網站建設者們更加注重網站內容和服務的建設,互聯網用戶的爭奪戰將在桌面展開,將來最大的用戶擁有者很可能是某一個“i軟件”企業,而不是網站本身。 
  -關鍵:為用戶提供強大 
  完備的后臺網絡服務 
  《東方虹》只是i軟件大廈中的一種產品,整個i軟件產品族是一座大廈,每一件i軟件產品則是大廈中的一塊磚一塊瓦。實達銘泰將全面推廣“i軟件”包括東方信息王(inews)、東方購物王(ishop)、東方拍賣王(ibid)、東方娛樂王(ifun)、東方交友王(ifriend)、東方殺毒王(ikv)、東方網頁王(ipage)等,對于個人移動辦公、信息本地化以及教育和娛樂等產品線,也將全面推行產品“i”化,使用戶直接通過這些軟件利用整個互聯網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面對一個個的網站。 
  實達銘泰在推出“i軟件”運動兩個月后,其首批“i軟件”產品東方三王ishop《東方購物王》、ibid《東方拍賣王》、ipage《東方網頁王》在5月底同時上市,一上市即形成了i軟件的購買熱潮,半個月的時間售出近15萬套,在部分城市的零售市場甚至出現了脫銷的情況。 
  《東方拍賣王》能隨時自動地從網上提取有關網上拍賣的消息,讓網民有所選擇地參與網上拍賣活動,提高了辦事效率;《東方購物王》為用戶提供所有關于電子購物的信息,就跟有了私人秘書一樣方便,網上有關商品的信息都可以得到;《東方網頁王》,是一種不用學習的制作網頁的好工具,提供了300m的免費網頁空間和二十種風格的網頁模板,讓人們“輕松網上安個家”,充分享受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網絡生活。 
  就在東方三王熱銷之后,8月12日,北京實達銘泰公司宣布《東方虹》網絡平臺軟件在全國各地同時上市,再次引起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東方虹”提供了一個“個人上網智能平臺”,是軟件加網絡的完美結合,用戶在購買軟件的同時也得到了信息增值服務。其功能涵蓋了從撥號開始的上網全部應用,為用戶提供有強大完備的后臺網絡服務。 
  何恩培說,互聯網時代,“i軟件”一定會有很好的前景,軟件公司應該非常自信。他認為,互聯網已經成為軟件的一種屬性,軟件在互聯網的廣闊天地中得以縱橫馳騁。軟件業的前景就是與互聯網的進一步融合,使互聯網成為軟件的互聯網,軟件成為互聯網的軟件。 
  -未來是i軟件的世界 
  先行企業占得先機 
  8月23日,世界計算機大會的第三天,實達銘泰公司總經理何恩培作為參會的國內通用軟件企業的唯一代表,利用了這次機會,與世界it精英一同探討了“i軟件”概念發布及相關“i軟件”產品推出的前前后后,并提出了“13313”理論。何恩培發言的題目是“未來是i軟件的世界”。這個很有意思的“13313”理論的“133”分別是: 
  一個錯位:互聯網本身不是人類的目的,而是由現代軟硬件技術構架的一種新的信息傳遞和交流平臺,是新生活方式的手段和工具。然而,目前的互聯網站主要組成人員是計算機、互聯網等相關技術人員,沒有有效地結合傳統資源。這種與傳統資源的脫節,導致出現了目前的互聯網與滿足人的需求之間有一定的錯位。三個短缺:一是注意力短缺。無限的信息對于人類有限的注意力和精力而言形成了一種信息壓力,在客觀上造成人們工作效率和判斷能力下降,形成了注意力短缺。二是操作力短缺。用戶在互聯網這個汪洋大海中尋找信息以及購物等需要經歷許多無關過程,互聯網操作難度還是太大,即操作力短缺。三是主動力短缺。互聯網目前是登錄性質的,如果用戶不登錄某一個網站,將無法獲得這個網站的任何信息和服務,因為網站沒有主動性,缺乏主動力,信息和服務都不能主動上門服務。 
  在談到“i軟件”的發展戰略時,何恩培重點闡述了“i軟件”的三大屬性,認為它有效地解決了目前互聯網的三個短缺問題。首先,“i軟件”面向應用,解決了操作力短缺和注意力短缺問題。通過i軟件的實施,使pc、internet、軟件三位一體,使用戶脫離復雜的技能學習,而是直接使用和享受。用戶從大海撈針的互聯網中走出來,坐在椅子上,將任務直接交給i軟件系統去完成,用戶只需要告訴這個系統“我要什么”或“我要干什么”就ok,不管是購買一件商品還是尋找一條信息,i軟件系統都會為你完成。其次是“i軟件”的主動性,解決主動力短缺問題。三是“i軟件”的網絡屬性,改變了軟件的存在和服務方式。傳統意義上的軟件,只是未來產品的一個部分,只是商家為用戶服務的一個接口,而現在還應包括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的互聯網部分。 
  -互聯網時代我們 
  如何與微軟競爭和共處 
  “.net”也好,“i軟件”也好,為我們描述的是同一個方向,那就是網絡時代的個性化應用方案。關于“.net”和“i軟件”之間的關系,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i軟件”是一些軟件,“.net”是一種平臺,雙方將迎來共同發展的時代。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兩個問題,一是未來網絡時代的分布式的操作系統、應用平臺和pc時代一樣,也有一個技術標準問題,從現在微軟希望通過“.net”一統網絡應用之天下的野心來看,其他各種“i軟件”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必須考慮與微軟如何對接的問題,也就是類似于當年微軟視窗操作系統掀起熱潮之時的產業站隊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微軟也已經推出類似于“i軟件”的應用功能軟件,并且已經和美國在線等形成了該領域的競爭,“i軟件”今后的發展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應對微軟“.net”計劃對市場的蠶食,因為“.net”并不單單是一個系統、平臺,它也集成了許多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