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編輯軟件教程
系統介紹一下用CooleditPRo2.0錄制自唱歌曲的一個全過程,希望對喜歡唱歌,想一展歌喉的朋友有所幫助。
錄制原聲
錄音是所有后期制作加工的基礎,這個環節出問題,是無法靠后期加工來補救的,所以,如果是原始的錄音有較大問題,就重新錄吧。
1、打開CE進入多音軌界面右擊音軌1空白處,插入你所要錄制歌曲的mp3伴奏文件,wav也可(圖1)。

(圖1)
2、選擇將你的人聲錄在音軌2,按下“R”按鈕。(圖2)

(圖2)
3、按下左下方的紅色錄音鍵,跟隨伴奏音樂開始演唱和錄制。(圖3)

(圖3)
4、錄音完畢后,可點左下方播音鍵進行試聽,看有無嚴重的出錯,是否要重新錄制(圖4)

(圖4)
5、雙擊音軌2進入波形編輯界面(圖5),將你錄制的原始人聲文件保存為mp3pro格式(圖6圖7),以前的介紹中是讓大家存為wav格式,其實mp3也是絕對可以的,并且可以節省大量空間。

(圖5)

(圖6)
注)需要先說明一下的是:錄制時要關閉音箱,通過耳機來聽伴奏,跟著伴奏進行演唱和錄音,錄制前,一定要調節好你的總音量及麥克音量,這點至關重要!麥克的音量最好不要超過總音量大小,略小一些為佳,因為如果麥克音量過大,會導致錄出的波形成了方波,這種波形的聲音是失真的,這樣的波形也是無用的,無論你水平多么高超,也不可能處理出令人滿意的結果的。

另:如果你的麥克總是錄入從耳機中傳出的伴奏音樂的聲音,建議你用普通的大話筒,只要加一個大轉小的接頭即可直接在電腦上使用,你會發現錄出的效果要干凈的多。
降噪處理
降噪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做的好有利于下面進一步美化你的聲音,做不好就會導致聲音失真,徹底破壞原聲。單單這一步就足以獨辟篇幅來專門講解,大家清楚這一點就行了。
1.點擊左下方的波形水平放大按鈕(帶+號的兩個分別為水平放大和垂直放大)放大波形,以找出一段適合用來作噪聲采樣波形(圖8)

(圖8)
2.點鼠標左鍵拖動,直至高亮區完全覆蓋你所選的那一段波形(圖9)。

(圖9)
3.右單擊高亮區選“復制為新的”,將此段波形抽離出來(圖10)。

(圖10)
4.打開“效果--噪聲消除--降噪器”準備進行噪聲采樣(圖10)。
5.進行噪聲采樣。
降噪器中的參數按默認數值即可,隨便更動,有可能會導致降噪后的人聲產生較大失真(圖11)

(圖11)
6.保存采樣結果(圖12)

(圖12)
7.關閉降噪器及這段波形(不需保存)。
8.回到處于波形編輯界面的人聲文件,打開降噪器,加載之前保存的噪聲采樣進行降噪處理,點確定降噪前,可先點預覽試聽一下降噪后的效果(如失真太大,說明降噪采樣不合適,需重新采樣或調整參數,有一點要說明,無論何種方式的降噪都會對原聲有一定的損害)(圖13圖14圖15)

(圖13)

(圖14)

(圖15)
高音激勵處理
1.點擊“效果--DirectX--BBESonicMaximizer”打開BBE高音激勵器(圖16)。

(圖16)
2.加載預置下拉菜單中的各種效果后(或是全手動調節三旋鈕)點激勵器右下方的“預覽”進行反復的試聽,直至調至滿意的效果后,點確定對原聲進行高音激勵。(圖17圖18)

(圖17)

(圖18)
(注)此過程目的是為了調節所錄人聲的高音和低音部分,使聲音顯得更加清晰明亮或是厚重。激勵的作用就是產生諧波,對聲音進行修飾和美化,產生悅耳的聽覺效果,它可以增強聲音的頻率動態,提高清晰度、亮度、音量、溫暖感和厚重感,使聲音更有張力。
壓限處理
1.點擊“效果--DirectX--Waves--C4”打開WaveC4壓限效果器(圖19)。

(圖19)
2.加載預置下拉菜單中的各種效果后(如果你對數字音頻有足夠了解的話,也可手動調節)點右下方的“預覽”進行反復的試聽,直至調至滿意的效果后,點確定對原聲進行壓限處理(圖20)。

(圖20)
(注)壓限的目的,通俗的說就是把你錄制的聲音從整體上調節的均衡一些,不至忽大忽小,忽高忽低。
混響處理
1.點擊“效果--DirectX--Ultrafunkfx--ReverbR3”打開混響效果器(圖21)。

(圖21)
2.加載預置下拉菜單中的各種效果后(也可手動調節)點右下方的“預覽”進行反復的試聽,直至調至滿意的混響效果后,點確定對原聲進行混響處理,常用的效果如圖中所示(圖22圖23)。

(圖22)

(圖23)
做過混響處理后,可以使你的聲音顯得不那么干澀,變的圓潤和厚重一些。
至此,對人聲的處理全部結束。
混縮合成
1.點“編輯--混縮到文件--全部波形”便可將伴奏和處理過的人聲混縮合成在一起(圖24)。

(圖24)
2.點“文件--另存為”將混縮合成后的文件存為mp3pro格式(圖25)!!

(圖25)
你的大作就此完工!
有的朋友會問,單聲道伴奏也可以呀,為何還要做成雙聲道伴奏呢?因為雙聲道伴奏有立體感,聽起來也比較專業,您看歌星的歌曲伴奏都是雙聲道的,沒有單聲道的;還有的朋友會問,MIDI伴奏也是雙聲道的,是不是也不需要再用原唱歌曲制作伴奏了呢?這個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所決定,畢竟MIDI伴奏的配器、效果和原唱伴奏有點不同,沒有原唱伴奏那種味道,再說聲卡的檔次不高,MIDI的效果僅僅很一般。
現在,我們就可以制作自己的KALAOK了!有的歌曲有單聲道伴奏文件、有左聲道是伴奏右聲道是原唱的VCD文件,再加上歌曲的原唱文件,您都可以試試下面所介紹的幾種伴奏制作方法,以下幾種方法制作出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的歌曲制作出來的效果也不一樣,比如有的歌曲適合這個方法,有的歌曲又適合那種方法,需根據個人的情況和歌曲的情況來決定。
一、將已有的單聲道伴奏制作成雙聲道伴奏
我們開始打開AdobeAudition2.0軟件,點擊圖標Edit(編輯),如圖2。

如果是打開硬盤上的音頻文件,請點擊菜單上的File(文件),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Open(打開),打開單聲道伴奏文件;如果是打開CD上的音頻文件,請點擊菜單上的File,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ExtractAudiofromCD(提取CD音頻),在Device(設備)欄里選擇CD驅動器,在曲目列表中選擇需要的單聲道伴奏文件(CD中極少有單聲道伴奏文件,不過還是告訴您打開的方法,在后面的介紹中會有用),點OK(確定);如果是打開 VCD、DVD、AVI、MPG等視頻文件,VCD視頻文件請先轉換成MPG,方法:請先用WindowsMediaPlayer打開VCD光盤目錄中的 DAT文件試聽找出需要的那一首,在打開VCD光盤目錄中的DAT文件時請在文件類型中選擇所有文件才能顯示出DAT文件,打開后,點擊菜單上的文件,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媒體另存為,將.DAT改為.MPG(注意:在我的電腦窗口中的菜單上的工具的下拉菜單上的文件夾選項里的查看窗口中的“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要打勾),保存,也可以用專業的軟件將DAT轉換成MPG,DVD音頻也得用專業的軟件轉換成MPG(DVD中極少有單聲道伴奏文件),在這里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再回到AdobeAudition2.0,點擊菜單上的File,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OpenAudiofromVideo(打開視頻中的音頻文件),這時您會發現左聲道是伴奏,右聲道是原唱,那么我只需要伴奏,不需要原唱怎么辦呢?別急,很簡單,點擊菜單上的Effects(效果),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Amplitude(幅度),再點ChannelMixer(通道混合器),在ChannelMixer窗口中點左下角的播放鍵試聽音樂,再在EffectPreset(預設效果)那一欄里選擇Both=Left或者Both=Right(如果伴奏是右聲道),點OK轉換成伴奏。
現在我們開始操作轉化成雙聲道,點擊菜單上的Effects,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DelayEffects(延遲效果),再點Delay(延遲),在 Delay的窗口里先點播放鍵試聽音樂,然后調整DelayTime(延遲時間)和Mix(混合)直到滿意為止,也可以在EffectPreset一欄里選擇軟件預設的延遲效果將單聲道變成雙聲道,聽聽看,是不是變成了雙聲道了!如圖3。

點OK將轉換成雙聲道,再點擊菜單上的File,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SaveAs(另存為),保存文件。
最后給個提示,此方法只針對伴奏,如果您的單聲道原唱歌曲或帶有導唱旋律聲的單聲道伴奏是想消除原唱或者導唱旋律聲,千萬別用此方法轉換成雙聲道,否則無法消除,請另找其他的辦法獲取伴奏。
二、將有歌聲的歌曲消除原唱制作成雙聲道伴奏
有歌聲的歌曲必須是雙聲道才能消除原唱;如果您現有的雙聲道伴奏有導唱旋律聲您不想要導唱旋律聲,您也可以試試此方法將導唱旋律聲消除,導唱旋律聲就相當于主唱。
在Edit界面中打開有歌聲的歌曲,點擊菜單上的Effects,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Filters(濾波器),再點 CenterChannelExtractor(提取中置聲道),在CenterChannelExtractor的窗口里的EffectPreset一欄里選擇VocalRemove,點播放鍵試聽音樂,這時您會發現就是伴奏了。
不過還沒完工,有的歌曲的主唱回聲很小可以不要再調整了,但有的歌曲的主唱的回聲較大,還是會聽到較大的歌聲的回聲,所以我們要進行調整,調整Crossover(交叉),把它往左托,邊托邊試效果,如圖4。

細心的朋友您會發現Crossover托到0時有的歌曲還有點歌聲,我們還可以對CenterChannelLevel(中置聲道電平)進行操作,同樣往左托,這時您會發現有較大回聲的歌聲幾乎聽不到了,如圖5。

少部分歌曲到了這一步了如果依然還有點歌聲原因如下:一是因為主唱相位并不是完全左右對稱,由于伴奏是分散在左右聲道的,而主唱卻在中間,消除歌聲的原理就是把左右一樣的聲音(中間部分)消掉;二是因為主唱使用了太多的回聲混響效果。如果將此歌曲消除了歌聲發現沒有了聲音,那就說明了此原唱歌曲是單聲道。
其實也沒必要將主唱消除得那么干凈,有一點點輕微的歌聲是沒有關系的,因為歌聲消除得越多,有的樂器也會連同一起消除掉的,所以要根據不同的歌曲做不同的調整,再說您在演唱時也會把那輕微的歌聲遮住。
點OK將轉換成伴奏,有的歌曲轉化成伴奏后音量變小了點,現在我們可以把音量調大點,點擊菜單上的Effects,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 Amplitude,再點Normalize(process)(標準化處理),在Normalize的窗口里的Normalizeto(標準化到)中填寫稍為大點的百分比,一般為100%,再點OK,如圖6。

如果音量不滿意可以撤消剛做的標準化,再重做,撤消要點擊菜單上的Edit(編輯),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UndoNormalize(process)(撤消標準化處理)。
如果在播放過程中感覺音量有點失真,也就是音量太大了點,失真了就會在電平線上的上下格子里顯示紅色,那么我們必須再撤消重做標準化,直到播放時電平線上的上下格子里不顯示紅色為止,如圖7。

伴奏做好后,就可以保存文件了。
另外還向大家介紹兩種將左聲道是伴奏右聲道是原唱的VCD音頻轉換成雙聲道伴奏的方法。
第一種:如果有導唱旋律聲,也會消除,當然,不同的歌曲的效果不同,有的可能會有輕微的歌聲和導唱旋律聲。方法是打開VCD音頻文件,然后打開 CenterChannelExtractor窗口,在EffectPreset一欄里選擇LiftVocals10dB,點播放鍵試聽音樂,調整 Crossover,把它往左托到頂,再調整CenterChannelLevel,把它往右托到頂,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歌曲做適當的調整,這時您會發現就是伴奏了,如圖8。

第二種:如果有導唱旋律聲是無法消除的。打開VCD音頻文件,然后打開ChannelMixer窗口,在EffectPreset那一欄里選擇 PanCenterLeft或者PanCenterRight(如果歌聲是左聲道),點OK,再打開CenterChannelExtractor窗口,根據前面所介紹的將有歌聲的歌曲消除原唱制作成雙聲道伴奏的方法制作伴奏。
三、將伴奏制作成個性化伴奏
根據個人的需求,我們可以改變歌曲的音調和速度,制作成個性化伴奏。
首先來介紹一下如何改變歌曲的音調,在Edit界面中打開歌曲的伴奏,點擊菜單上的Effects,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Time/Pitch(時間/音調),再點PitchShifter(移調),在PitchShifter的窗口里先點播放鍵試聽音樂,然后調整Semi-tones(半音程),往左托是低音,往右托是高音,可在Precision(精度)那一樣選擇HighPrecision(高精度),這樣音質要好一點,直到滿意后點OK,最后保存文件,如圖9。

然后來介紹一下如何改變歌曲的速度,點擊菜單上的Effects,然后在下拉菜單里點Time/Pitch(時間/音調),再點 Stretch(process)(伸展處理),在Stretch窗口里先點Preview(預覽)試聽音樂,再調整Stretch%(伸展%)、 FasterTempo(加速)或者SlowerTempo(減速)、Ratio(比率)、Length(長度)、Transpose(變換),直到滿意后點OK,最后保存文件,如圖10。

好,個性化伴奏制作好了后,最后,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用AdobeAudition2.0將伴奏刻成CD,點CD圖標,然后再點菜單上的Insert(插入),插入好伴奏文件后,在右邊可以上下移動歌曲的順序,也可以移除歌曲,還可以進行歌曲的參數設置,完了后點右下角的WriteCD…(刻錄CD…),進行參數設置后就可以進行刻錄了!這樣,一張個性化伴奏專輯就出爐了!
當然,更多的朋友是希望將自己的歌聲也一起加進去做成個人演唱專輯,在這里,我也簡單地介紹一下,詳細的方法請參閱相關文章。關于硬件方面,計算機的性能要好,錄歌不卡,選擇好點的動圈話筒,在音量的錄音控制上選擇話筒輸入;軟件依然是AdobeAudition2.0,還需要插入些效果增強的插件,如 BBESonicMaximizer2.0.Full、Wave5.0、TC.Native.Bundle.v3.1、Ultrafunk3等,將界面切換到Multitrack(多軌),在第一軌插入伴奏,第二軌設置為錄音狀態,注意錄音時話筒與嘴的距離不要太近,最好避免氣聲,錄好后先降噪,然后對人聲利用效果增強插件進行處理,最后合成,自己的一首完整的歌曲就出來了,是不是很高興呀?

好了來試聽下自己的成果吧!請非常仔細地聽,你會發現伴奏與原聲帶的聲音是不同的。伴奏帶中的原唱聲音已變得非常“虛”,但是隱約還是能聽到原唱的聲音,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消聲后的效果(絕對滴消除原唱是不可能滴)。這樣的伴奏效果基本上可以拿去當作卡拉OK的背景音樂了,當你演唱時,你如牛般的吼叫聲足以能掩蓋住原唱的聲音了呵呵。如果不是要求很原版的伴奏的朋友,這個因該還是行了吧呵呵。(這里我可還沒說完喔!)
此外,整個伴奏帶中的音頻質量有所下降,我們所聽到的是缺乏立體感的伴奏聲音(類似于單聲道音頻),還可能有一些“咝咝啦啦”的聲音,低頻部分也被消弱了很多。總之,聽起來很不“爽”。
或許你現在已經非常不滿意這種效果了吧,不是嗎?別急,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進階的處理技巧,這里請留意下前面我所說的“消聲原理”的思路。
二.CoolEditPro消原唱進階
先總結一下我們不滿意的結果有那些。第一,原唱的聲音似乎消除得還不夠干凈;第二,有“咝咝啦啦”的雜聲;第三,立體聲效果降低了;第四,低頻效果減弱了。
以下針對上述四個問題進行一一修正。首先在CoolEditPro中打開“命中注定.MP3”原聲帶。
1.把原唱聲消除得更干凈
選擇“Effects”→“Amplitude”→“ChannelMixer…..”(中文版的為“效果”→“波形振幅”→“聲道重混縮”),在“預置”中選擇“VocalCut”。先前我們是以默認值處理,現在我們來試著調節左面的各個參數見(圖2)。在調節過程中,可以隨時點“Bypassa(直通)”復選框來對比原音。左面有兩個“Invert(反相)”復選框,默認狀態下其中一個前面有“√”,現在我們把“√”取消,聲音變得更“干”,但是聲場變得要開闊一些,立體感增強,但低頻被消減得更多。或許這個效果對某些歌曲比較合適,但對有些歌曲效果不是很好,處理的時候還是得靠大家來慢慢、仔細的調試,如果次方法對你要處理的歌曲不好的話,自然保持默認設置。

此對話框在默認設置下已處于以最大程度消除原音的狀態,因此要想把原音消除的更干凈,基本上在這里是沒有任何辦法的。我個人發現,不同人唱的歌曲,消原唱的效果并不一樣。有些會比較好些,有些就很不理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聲道重混縮”對話框左面的四個滑塊對這項處理進行優化見(圖2)。由于最終效果受原聲帶的影響非常大,所以這里的調整沒有固定的“定式”,只能將滑塊略微移動到中心點時,立體聲效果會比較明顯,但是人聲也會變得比較明顯。在立體聲和人聲消除效果上,總得向一方妥協。這里先把處理后的結果保存為“命中注定(伴奏).MP3”。

這一處理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消除人聲。例如,一般人聲的頻響以中頻為主,我們可對中頻部分做適當衰減。而氣聲和齒音主要在6000Hz—18000Hz 以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做衰減處理,但會損失伴奏的清晰度。均衡器一般用來做修補和優化,人聲的消除還得靠“效果”→“波形振幅”→“聲道重混縮”來做。這里處理完了別忘記了存盤喔!
3.立體聲效果增強
立體聲效果增強屬于比較專業的處理手法,由于一時不能完全的寫出來,這里我只簡單說下立體聲增強的方法,可以使用立體聲效果起增強插件(如:WAVES 插件效果器材就是個不錯的處理插件,這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或用專業的立體聲增強軟件進行適當的調節,也可以適當的加入些混響效果。
4.低頻補償
“命中注定(伴奏).MP3”是我們經過了消除原唱、消除“咝咝”聲后的結果,但是它的音頻被衰減了很多。要對低頻進行補償這里就可以用 CoolEditPro的“均衡器”,但不要用已經“消過”聲的這個文件,因為它的低頻效果已經被衰減了,若進行增益處理,效果一定沒有原聲帶好,所以我們用原聲帶來進行處理。取出原聲帶里的低頻部分作為伴奏的補償。

現在先調入“命中注定.MP3”原聲帶,選擇“Effects”→“Filters”→“parametricEpualizer”(中文為“效果”→ “濾波器”→“參數均衡器”),進入“參數均衡器”后,將參數調節成圖4的樣子。點“OK”后立即進行處理,這樣就能得到“命中注定”原聲帶里的低頻部分,這里暫時先保存個文件為“命中注定(BASS).MP3”。(再次提醒大家,保存最好從一開始就用無損的WAV格式來保存,這樣最后出來的效果會好一些。)
5.多軌合成
多軌合成這個可就不用我多說了吧,想必你一定很熟悉了,這里先把消過聲的“命中注定(伴奏).MP3”插入到第一軌;“命中注定(BASS).MP3” 插入到第二軌,混縮合成為就搞定了。如果覺得兩個音軌的音量不是很均衡的話,這里就可以在多軌下調節下兩個音軌的音量,直到你聽著伴奏很飽滿很合適了在進行混縮保存。

消人聲的重點其實是在人聲消除程度和播放效果上取得平衡,如果不考慮播放效果,人聲可以被消除的更干凈,但這樣做的必要性不大,只要你在唱歌時你的聲音能蓋住原唱就可以了。這樣以來伴奏帶里的效果即能保證,原唱的聲音也不會太明顯。
這里要告戒大家,此方法我個人建議只做參考和學習,不要去指望它能給你帶來什么好的效果。還有,次方法的使用,主要還是要看你消聲的歌曲的來源如何,不是什么歌曲都能消除掉,它首先要具備我前面所說的原理條件,不要為了做不好效果去自責自己或他人,也不要怪你的造作或是設備聲卡之類什么的。因為這些方法制作上是和設備完全無關的,效果的好壞決非是你設備不好所致,這里的效果制作最多聲卡起到的作用是輸出聲音讓你得到效果好壞的結果。最終,還得靠你去細心的體會。
?adobeaudition3.0及插件圖文教程
CoolEditPro因其“業余軟件的人性化”和“專業軟件的功能”,繼續擴大著它的影響力,并最終引起了著名的媒體編輯軟件企業Adobe的注意。
Audition3.0的新功能介紹:
1.支持VSTi虛擬樂器!這意味著Audition由音頻工作站變為音樂工作站
2.增強的頻譜編輯器。可按照聲像和聲相在頻譜編輯器里選中編輯區域,編輯區域周邊的聲音平滑改變,處理后不會產生爆音
3.增強的多軌編輯:可編組編輯,做剪切和淡化
4.新效果:包括卷積混響、模擬延遲、母帶處理系列工具、電子管建模壓縮
5.iZotope授權的Radius時間伸縮工具,音質更好
6.新增吉他系列效果器
7.可快速縮放波形頭部和尾部,方便做精細的淡化處理
8.增強的降噪工具和聲相修復工具
9.更強的性能:對多核心CPU進行優化
10.波形編輯工具:拖拽波形到一起即可將他們混合,交叉部分可做自動交叉淡化
綠色版:點擊下載
普通版:點擊下載
一、錄音篇:
首先打開錄音軟件AdobeAudition3.0

出現如下界面,是不是感覺很華麗、是不是感覺有點不知所措~沒關系我們繼續往下看。

首先我們點選左上角的“文件”菜單,選擇“新建會話”如圖:

在這里是選擇你作品的采樣率,點確定。
采樣率越高精度越高,細節表現也就越豐富,當然相對文件也就越大。
這里我們選擇默認的也就是44100,
因為大多數網絡下載的伴奏都是44100HZ的,當然也有少數精品是48000HZ(比如一些CD上的扒下來的)
所以大家在錄音前先要知道自己選用的伴奏采樣率是多少,亂選的話會出現變調的尷尬事。

接下來我們要插入伴奏。
可以點選左上角“文件”菜單選擇“導入”來插入你要的伴奏【或者】是通過點選左邊的快捷圖標(圖中紅圈圖標)
被導入的文件會排列在左邊的材質框里
[attachment=5706]
我們選擇剛剛導入的伴奏按右鍵,出現菜單,點選插入到多軌。
[attachment=5707]
它回自動插入到默認的第一軌道。
【或者】可以通過點選伴奏后按住左鍵不放直接拖到軌道里。(除了軌道1,其他都可以)
PS:已拖到軌道后,一直按住右鍵拖動軌道內容,可以上下左右隨意移動。

這樣一來伴奏就加載完成了。
接下來我們進入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錄人聲
點選第2軌,按下紅色按鈕R會出現一個對話框讓你保存錄音的項目。
PS:(選擇一個容量比較大的硬盤分區,新建一個專門的文件夾,然后保存在那里,以后每次錄音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保存項目,這就是錄音文件的臨時儲存區,所有錄音的內容都可以從那里找到,不過最好養成定期清理的習慣要不你會被龐大的文件淹沒到你的硬盤的。)

言歸正傳,點選左下角的紅色錄音按鈕,保存在相應的文件夾內。
【點此按鈕開始錄音】

現在我們就可以拿起武器(麥)開始放聲怒吼拉~~~
(省略以下像殺豬叫一般的過程~~~)
【點此按鈕結束錄音】

錄音完畢我們按下左下腳的方塊停止鍵,此時將得到一條線條優美飽滿的人聲(翻胃中)。

Quote:
二、效果篇
人要打扮才漂亮,PS里叫磨皮!
歌也要處理聲效才好聽。俗稱降噪!
首先左鍵雙擊人聲的軌道切換到單軌編輯模式【或者】可以通過選擇左上腳編輯、多軌切換圖標來選擇。

進入單軌編輯視圖后。
在人聲軌道找一處沒開唱的部(一般是開頭)。
點左鍵刷選一段,然后點選左上角的“效果”切換到效果界面,選擇下面的“修復”菜單,雙擊“降噪器”后將回出現如下面版。
注意:(我紅圈里的兩個參數,特性快照指的是在刷選時間里的采樣副數,這里根據你的電腦性能來選擇,數字越高采集點越密集,但是速度越慢,一般短時間內選1000就夠了,我選了4000(誰叫俺電腦快呢~~)然后是FFT大小,這個依據你的設備好壞錄音環境和電流底噪來決定,這個參數和你的設備性能等比上升,當然設備不好也可以選擇高位參數只不過不準確,一般耳麥選4096~8192,設備和錄音環境好的依次上升。參數都選好后點獲取特性.)

接下來進行調節:如圖,具體的降噪方法這里不做祥解。
相關文章很多,我這里只是想說一下如何對照噪音特性圖來調節參數線,當鼠標移動到參數線位置的時候會顯示處于的頻段,如紅框所示,與上面的噪音特性圖是垂直相對的。這樣就可以對照上面的特性來拉動參數線了,(在降噪完成后可以試聽一下感覺哪里降的不足哪里降過頭了,然后CTRL+Z返回降噪前狀態繼續調節參數線。)
調節完后直接點關閉,此時將自動保存此次的*作,然后選擇整條人聲波形,再次選將噪器后點選確定,至此降噪完畢,此時再刷選沒有人聲的位置右鍵選靜音,這樣可以徹底清干凈除人聲外的雜音。

Quote:
降完了噪,得給人聲來點修飾,潤點色,這是一項大工程,而且極其枯燥乏味,需要反復的聽。
切換到多軌模式點選FX(效果)按鈕,下圖藍色框標注處。
然后點選下圖紅色框標注處的三角圖標,選擇效果格架。
(注:*框標注的按鈕為效果開關按鈕,可以在調節時來開啟或關閉整條軌道的附加效果,出現效果格架框后點選綠色表注處,逐個加載你所需要的效果器,記住效果器是從上往下排列的排列的順序將直接影響最終得到的人聲效果。我在這里只用了3個效果器對人聲干聲進行修飾,分別是大名鼎鼎的“臭氧”、多段壓限器、和ReverbR3.加載完后只需按下左下腳傳送器版塊的播放按鈕就可以邊聽邊調節各個效果器的參數了。)


大家一定會問臭氧是處理母帶的插件,為什么會用在前期處理干聲呢?
這個嘛就是他的厲害之處了,臭氧里一共包括以下組件:
10段均衡器
混響器
電平標準化
高質量的采樣精度轉換
多段激勵器
多段動態處理
多段立體聲擴展
總輸入/輸出電平調節
這些組件單個拿出來用都比其他的插件來的強。
所以我們在這里要用到臭氧的均衡器、多段激勵器、和混響器,電頻標準化
具體的擺放和參數見圖:

多段均衡,這里可以邊聽邊調節,主要目的是突出人聲特色,還有就是彌補以下錄音設備的不足。(具體參數在這里不詳細說明,與均衡相關的帖子很多可以自行查看)

模擬混響,這里加混響目的只為人聲潤色,使干聲聽起來更為圓滑所以,混響濃度和頻率范圍不能過大。

電頻標準化,這個沒什么好說,自動會截掉超標的范圍,按照上圖的參數調節。

多段激勵,把各個頻段的激勵強度都拉開差距使聲音更加有層次感,當然如何切分頻段按照個人聲音特質具體調節。
Quote:

這個是各個效果模塊的擺放順序,千萬別錯了哦。

接下來是多段壓限,我這里用的是系統自帶的。
這里可以選擇預設的POPMASTER,是專門針對人聲主唱的,但是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
最后一個效果器就是大家熟悉的ReverbR3插件了。
這個實在是太常規了所以就不多說了直接看圖:

經過反復試聽和調節后,我們可以人聲和伴奏混合了。
右健一條空白的音軌選擇混縮到新文件,選擇會話中的主控輸出(立體聲)。
此時會自動轉到單軌編輯模式并出現一條波形,這便是剛剛混縮完伴奏的半成品了。
大家可以試聽一下。

下面我們來做最后一步,點擊波形所在的框,按CTRL+A全選波形。
然后從左邊的效果器里雙擊我們剛剛用過的臭氧插件,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界面,圖中*框選區域就是預制的幾十種母帶處理方案,大家可以找個適合自己歌曲風格的方案。

點藍色標注的地方可以試聽,決定后按紅色標注的地方,就可以完成此次母帶處理。
3、根據提示和自己的網絡類型選擇下載站點

4、在下載鏈接下單擊右鍵,選擇目標另存為,保存
5、運行,安裝。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