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刻錄高手的八個基本技能
2024-07-05 04:30:59
供稿:網友
一、 關于Nero
NERO的安裝本來是很簡單的,但對于中國用戶來說就稍微復雜了一些。你必須從網上下載或從經銷商處獲取一些最新的補丁程序,然后再安裝光盤上的程序,然后緊接著用補丁進行升級,只有這樣,你的NERO軟件才是最新的和最好用的。隨機光盤的NERO版本號不會低于4.0.7,對于懶惰一點的用戶來說,僅用光盤提供的軟件也會覺得夠用了。目前最新的NERO版本為5.0.4.4,這是3月2日才更新的產品。我所用的NERO軟件是從隨刻錄機贈予的NERO4.0.7.8一路升上來的。對于5.0以前版本的用戶,重新安裝時可能只需兩次升級:先升級到NERO5.0,再升級到最新的NERO 5.0.4.4版本以及中文選單環境。
在開始刻錄的之前,應關閉屏幕保護。除非使用的是采用最新技術的刻錄機,就應關閉其他應用程序和網絡共享。
NERO帶有一個“精靈”選項,對于初學者來說,按照“精靈”的引導,一步一步地選擇操作倒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辦法。啟動NERO系統,進入的界面有和兩種情形,即使用和不使用“精靈”的情形。通過點擊“精靈”和“關閉精靈”按鈕可以進行相互轉換。我認為拋開“精靈”,直接進入正常操作也并不復雜,所以我的習慣以及本文介紹的內容都是不使用“精靈”的。
使用NERO或其他刻錄軟件,初學者最應該具有的專業知識就是要知道刻錄光盤的類型。數據文件、音樂CD、VCD這些種類的光盤,雖然都由CD-R空白盤刻錄出來的,但它們的數據組織格式是不相同的,所以在刻錄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你將要刻的是哪一種盤(這可以參考NERO提供的中文版手冊,AHEAD的網頁上也有PDF文件下載)。進入RERO的界面后,各種類型,如“只讀光碟(ISO)”、“音頻光碟”、“混合模式光碟”、“光碟拷貝”等都很明確,直接選擇對應的類型就可以了。一般按照軟件的缺省設置就可以刻出合格的光盤來。
二、 如何往空白盤中寫入數據文件
啟動NERO后缺省的位置就位于往空白盤中寫入數據文件的位置上。
具體的操作辦法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選項設置。
啟動Nero系統后,在名為“新建編譯”的窗口中,選擇“只讀光碟(ISO)”。窗口右邊有六個卡片選項,分別是“信息”、“多記錄”、“文件選項”、“卷標描述符”、“日期”、“刻錄”。對于初學者來說,只要關注“多記錄”和“刻錄”兩項即可。
在“多記錄”中,選定第一項“開始多記錄光碟”。
在“刻錄”項下的“操作”中有四個選項。“寫入”自然是執行刻錄操作。“模擬”則是模擬一遍刻錄操作,但并不真正寫入光盤,這主要是用于檢查文件和刻錄系統的正確性。假如同時選中這兩項,則在開始刻錄后,首先進行一遍模擬刻錄,假如成功,則轉入正式刻錄。最應注重的是不要選擇“終結光碟’這一項,假如選擇了“終結光碟”,就意味著“再也無法寫入光碟!”了。假如真的這是最后一次往此光盤出中寫入文件,當然是可以選中“終結
光碟”的。被“終結”的光盤具有更好的可讀性,能被一些最早的單速和倍速光驅讀取出來。
“刻錄”選項下的“寫速度”一欄,用于設定刻錄速度。CD-R盤片根據品質的不同,能夠承受的寫入速度有快慢之分,速度指標的定義沿用了光驅關于速度的定義,例如盤片標明為8X(倍速),是指盤片容許的最高刻錄速度為8倍速。NERO能自動偵測出盤片的速度。假如盤片最高速度為8x(倍速),則可以選擇使用的寫入速度為8x(倍速)、4X(倍速),或是2X(倍速)。“拷貝數”是指同一內容需要刻錄幾份?假如填入大于1的數字。則刻完一張后自動彈出,屏幕提示插入另一張空白光盤,盤片放入后,系統會自動下一張光盤的刻錄。其它所有選項初學者可以暫時放過它們,就按缺省設置好了。
現在按“新建”按鈕,進入下一步操作。
第二步,確定需要寫入的文件。
可以看到NERO主窗口內有兩個子窗口:“ISO1”和“文件瀏覽器”。“ISO1”用來顯示已被選入光盤的文件,“文件瀏覽器”用于瀏覽選擇想要寫進光盤的文件。接下來所要進行的操作是把在“文件瀏覽器”窗口找到的需要寫入的目錄和文件,“拖入”右邊的“ISO1”窗口就行。
第三步,開始刻錄。
在文件預備完畢后,就可以開始刻錄了。如同大多數軟件一樣,有兩種進入命令的方式:一是工具條上的圖標按鈕,一是選單命令。執行刻錄的選單命令為“文件”欄下的“寫入光碟”。“寫入光碟”命令對應的按鈕位于工具條的中部。為第一個帶有光盤外形的圖形按鈕。
發出“寫入光碟”指令后,就出現了第一步中設置過的“刻錄”窗口,此時可以再次對各選項進行一些調整,確認無誤后,按右上角的“寫入”按鈕,刻錄機就開始刻錄動作了。假如刻錄機中未放入空白光盤,信息窗口會提示插入一張空白光盤。假如一切正常,刻錄機會在刻錄完成后自動彈出光盤。
三、增補或備份文件的操作
我想向所有初學者重點介紹的就是NERO的文件備份功能。
一張光盤能不能再加入文件,除了容量答應外,要害的一個問題是在前一次刻錄時有沒有被“終結光碟”!
NERO不僅能往光盤上增添文件,更有意義的是它能做到“自動”往光盤上增添文件。
比如一個月前我將“My Documents”整個文件夾往光盤里面刻過一次,那么現在當我進入NERO系統后,在圖2所示的“多記錄”項下選擇“繼續多記錄光碟”,然后放入上個月寫過的那張光盤,待讀盤指示燈停止閃爍后,點擊一下界面右上角的“新建”按鈕,此時NERO的自動備份功能便起作用了。NERO系統會自動搜索光盤上已有的文件和目錄,即進行“選擇音軌繼續多記錄寫入”的操作。NERO的每一次寫入都記錄在光盤的單獨一個記錄中,光盤若有過幾次寫入,則顯示有幾個記錄。假如要接續最后一次寫入往下寫,就必須選擇最后一次記錄的最后一個軌道,選中后按“確定”按鈕。
NERO自動搜索出與光盤上目錄和文件相對應的硬盤文件信息,并將全部情況顯示在光盤文件目錄窗口“ISO1”中。
接著前面的例題繼續說,這是就會看到“ISO1”光盤窗口中的“My Documents”目錄下新增或改動過的文章被自動“拖”到了光盤上的“My Documents”目錄下,并以黑色文字顯示,而原有的沒有變化的文件則以灰色文字顯示。
有了這一功能,用戶就用不著惦記著那些文章已做了備份,而是盡可放心地交由NERO準確無誤把新增或新修改過的文件自動備份下來。
以上說的是由NERO自動搜索和更新,接下來你可以像上一個小標題中介紹的那樣開始“手工”往光盤目錄中“拖入”其他需要備份的目錄和文件,而此次新補充的目錄在下一次刻錄時就變成了能自動搜索和備份的目錄。
要想用好NERO的自動備份功能,應該固定一張CD-R盤片專門用于微機系統中個人文件的經常性備份。
使用自動備份功能,基本上和往空白盤中寫入數據的操作相同,不同之處也就上文提到過的那么一點點:從第二次往光盤中添加數據開始,應在“多記錄”的選項下,選用“繼續多記錄光碟”。當然,在使用熟練后,你還可以改動一些設置,比如將“選項”下的“取代編譯中的文件”的條件,由“文件日期或長度變更”改為“文件內容變更”,你可以按你需要的替換要求來更改,不過我建議你最好不要改動它。
四、 如何整盤復制光盤(光盤拷貝)
初學者或許會想:我可以將文件先全部拷入硬盤,然后再刻錄成光盤不行嗎?我說這是一個辦法,但不是對于任何光盤都靠得住的辦法。比如Windows 98這樣的帶啟動系統的盤,采用這種辦法備份復制就會將系統啟動功能漏掉;比如音樂CD盤,目前你就沒有辦法直接拷到硬盤上。所以,這就需要整盤復制。套用一個熱門詞匯,整盤復制就是“克隆”。
整盤復制也并非是完美無缺的。比如一張原盤才有50M的文件,假如采用整數復制,由于復制盤已被“終結光碟”,以后就再也不能往上寫入了。
這就造成了600MB的存儲空間的浪費。所以用何種方法復制光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把握。
“光碟拷貝”在NERO中是最簡單的一項操作。
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啟動。
將原盤放入CD-ROM光驅或刻錄機中,啟動NERO,在“新建編譯”窗口中選擇“光碟拷貝”功能模塊。
第二步,選項設置。
共有四個選項設置。初學者不必更改第一項“鏡像”和第三項“讀取選項”的設置,保持缺省狀態即可。第二項“拷貝選項”中有兩處設置,一是“飛機式”。“飛機式”的方法是邊讀邊寫。進行這樣的操作,前提條件是除了刻錄機外,微機系統上還必須有一個讀盤光驅用來讀取原盤。由于這種方式對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比較高,所以一般不選擇這種模式,應該讓“飛機式”前面的復選框空著。NERO缺省的光碟拷貝的方法是自動將原盤全部讀入硬盤后再寫入光盤,所以假如還另有一個讀盤光驅的話,在這里就需要確定是使用CD-ROM光驅還是刻錄機來讀取原盤。二者在讀盤能力上還是有所區別的。由于刻錄機的激光功率要強于普通光驅,所以刻錄機讀“爛碟”的性能要比一般的光驅強。稍早一點的NERO版本,如NERO 5.0.3.1,在這種情況下刻錄機可能會拒絕一些未“終結光碟”的CD-R盤片,就是說一些還可以多次寫入的CD-R盤片此時不能由刻錄機來讀取,但可以又CD-ROM光驅來讀取。這可能是軟件的一個小BUG,在最新的 NERO 5.0.4.4以沒有了這個BUG。第四項設置是“刻錄”設置,這和寫入數據光盤是相同的,“終結光碟”這項已不能由用戶設置,因為整盤復制必定將光盤“終結”。設置完成后,選擇“復制光碟”按鈕進入下一步。
第三步,“寫入”開始后的操作。
此時窗口會出現一些提示,如“請插入原版光碟”、“請插入空的待寫入光碟”等,用戶按提示小心操作即可。
NERO復制CD的功能一直都很出色。有些在其他刻錄軟件中整盤復制的VCD光盤在VCD 機上不能正常播放,而用NERO復制則沒問題。
五、 如何制作帶啟動系統的光盤
制作啟動光盤,必須使用一張空白的CD-R盤片。當然還得預備帶啟動系統的原盤,如一張系統軟盤。
啟動NERO后,在名為“新建編譯”的窗口中選擇“只讀光碟(啟動)”這一功能模塊。右邊的選項有6項,除“啟動”一項外,其余基本與寫入數據文件時的設置相同。在此著重介紹“啟動”項下的設置方法。
NERO制作啟動光盤有其獨特之處。除了用系統軟盤作為啟動鏡像數據來源外,還可以將*.img影像文件和硬盤系統作為作為光盤啟動盤的原始資源,但這項操作對于初學者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建議初學者僅把握用系統軟盤來制作啟動光盤即可。所以在此真正的設置僅一項,即選擇A驅作為“可啟動邏輯驅動器”。余下的操作基本與寫入數據文件的操作相同,點擊“新建”按鈕轉入下一步操作。
可以按寫入數據文件的方法來組織啟動盤中的文件。還有一種操作方法是在寫啟動盤時不放入任何文件,直接執行“寫入光碟”命令完成啟動盤的制作。這樣做成的啟動光盤除了啟動系統外,基本是—張空盤,需要在此光盤上寫入數據文件時再按寫入數據文件的方式進行操作。
六、如何刻錄音頻光碟
首先要預備好音樂素材。這里所謂音樂素材是指mp3和WAV文件。在硬盤上建立一個目錄,用于放置MP3文件和WAV文件。一般一首歌曲以MP3文件格式存放約需3-4M空間,以WAV文件格式存放約需30—50Mb,一張光盤上可以存放16首左右的歌曲。為了增加刻錄的穩定性,最好先把從每張音樂光盤上選定的曲目轉換成WAV文件格式存放在硬盤上指定的目錄中。 。
把音樂CD上的歌曲轉換成聲音文件,這就是常說的“抓音軌”或“保存音執”操作。NERO的“保存音軌”功能可以將CD 歌曲保存為WAV格式,更可保存為MP3文件格式和VQF音頻文件。NERO將CD轉為MP3文件的功能暫時有使用次數限制,但可以通過注冊轉為無限制使用。
NERO的抓音軌方式是這樣的:在“光碟記錄器”選單下,選擇“保存音軌”。確定選擇用哪個光驅讀取CD原碟,然后在該光驅中放人音樂CD原碟。這時會先進入“NERO曲目和光碟數據庫”,未響應或“取消”后進入“保存音軌”界面(圖5)。CD原碟上的歌曲(音軌)列表于窗口中,并有起止時間和文件長度提示。選擇所要抓取的歌曲,可以使用ctrl鍵+鼠標左鍵的方式同時選定多首歌曲。指定“音頻文件格式”為WAV格式,指定路徑為存放音樂素材的路徑,并可以指定一個“文件名”,然后按右下角的“儲存”按鈕,就開始轉存WAV文件了,并有進度提示。轉存完畢后,系統提示“音軌保存成功”。
在按上面所述的辦法預備好音樂素材后。刻錄音樂CD的操作可以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在“新建編譯”窗口中選擇“音頻光碟”功能模板。然后直接按下“新建”按鈕進入下一步操作。
第二步,在“文件瀏覽器”窗口中找到存儲在硬盤上的WAV文件和MP3文件,然后拖到左邊的“音頻1”窗口中。在該窗口中,一個文件對應一首歌曲,占據著一條軌道。在窗口的下部有整張光碟播放時間顯示,整張盤不要超過74分鐘這條界線。
第三步,按下“寫入光碟”命令,并檢查一下“刻錄”的設置是否正確,然后就開始正式“寫入”了。
七、刻錄VCD的操作
實事求是地講,NERO制作VCD 的功能的確不如VideoPack,它目前只能制作單一順序的沒有選單的VCD。也就是說用它制作電影VCD合適,而制作選單型的MTV或卡拉OK光盤則不方便。但用NERO刻錄VCD具有顯示明確、簡便好用的特點,適合初學者使用。
在刻錄之前,應該將視頻素材全部拷貝在硬盤中。用于VCD的視頻素材—般有兩種,一是直接從VCD光盤的\MPEGAV子目錄中拷貝下來的DAT文件,另一種是通過視頻捕捉或其他辦法轉換過來的標準VCD格式的MPEG文件。假如視頻素材不符合VCD的規范,VCD盤的刻錄操作就不能順利進行下去。
啟動NERO后,選擇“VCD”功能模板,進入VCD光盤制作。在“文件瀏覽器”窗口中找到視頻素材文件在此框中成為一條軌道,當視頻素材文件“全部”拖入后,“視頻1”窗口上部的目錄窗口中顯示的目錄和文件就是最終刻錄成的VCD光盤的目錄和文件,在/MPEGAV子目錄中,可以看到按順序放置的各個DAT文件。然后就可以開始“寫入光碟”了。
八、混合模式光碟
假如在一張光盤上既放入音樂又存放文件,有兩種可選的放入方式:混合模式光碟和增強模式光碟。NERO的模板中只選擇了一種——“混合模式光碟”。我個人比較傾向于使用增強模式光碟。增強模式光碟是將音樂放在盤片的前面;而混合模式光碟是將音樂放在后面,所有的文件作為一軌放在盤片的前面。現在新式的CD播放機都能識別混合模式CD第一軌存放的是數據,因而不會強行進行播放,但不排除老式CD機不能識別第一軌是數據文件,因而將其當作音樂播放,放出的當然不會是美麗的音樂,而是刺耳的噪聲。
NERO也是能寫成增強模式CD的,具體方法是:
第一步,用寫標準“音頻光碟”的方法先寫入音樂部分,但寫入時在“刻錄”設置中取消“光碟一次性”和“終結光碟”;
第二步接著寫數據文件,新建“只讀光碟(ISO)”模式,并在“多記錄”中選擇“開始多記錄光碟”,事實上這樣做是忽略光盤上已刻入的音樂的存在,寫數據時刻錄軟件會自動跳過已刻寫的部分。這樣刻錄的盤在VCD等光碟機上會忽略數據文件的存在;在微機上又能讀取數據文件。
增強模式CD也并不是沒有缺點,由于在寫“音樂光碟”時沒有“終結光碟”,這樣的盤不會被個別的老式CD機識別。所以這兩種非凡的音樂CD模式在新式CD機上播放都不會有問題,而在老式CD上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九、 如何格式化按CD-R寫入的CD-RW盤片
本來NERO中還有一些很好的功能,但限于篇幅未做介紹,為什么在這里會提出這個不怎么常見的問題呢?
這是因為前幾天有讀者打長途電話來詢問這個問題。本書生一貫主張將CD-RW可擦寫盤片當CD-R盤來用,結果真得到了讀者的響應,但是用出了問題:不能恢復CD-RW了。問題大概是出在前后使用兩個不同版本號的Easy CD Creator上。
碰到這樣的情況,我建議試一試使用NERO來解決。
在NERO選單“光碟記錄器”欄下,選擇“抹除可重寫光碟”,就可以將以CD-R方式使用的CD-RW盤片完全抹除了,成了一張“新”的盤片。“抹除可重寫光碟”有兩種形式,這就和格式化軟盤有快速和標準兩種選擇一樣,有“抹除整個可重寫光碟”和“快速抹除整個可重寫光碟”兩項。“快速抹除整個可重寫光碟”用時最短,一分鐘就可以了。這種方式抹除的光碟只是看上去已空,但數據沒有實際抹除,因此若你的數據保密性要求高,則需要使用“抹除整個可重寫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