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STAT
NAME:Vmstat:報告虛擬內存統計語法: vmstat [-a] [-n] [-t] [-S unit] [delay [ count]] vmstat [-s] [-n] [-S unit] vmstat [-m] [-n] [delay [ count]] vmstat [-d] [-n] [delay [ count]] vmstat [-p disk partition] [-n] [delay [ count]] vmstat [-f] vmstat [-V]描述:Vmstat報告了處理器,內存,頁面,塊io,traps和cpu活動信息。第一個報告是服務啟動之后平均值。其他的報表是才延遲期[delay]內采樣。但是內存和處理器報告是一個快照。選項:-a在活躍/不活躍內存中切換-f顯示從系統啟動后fork的個數包含了fork,vfork和clone system calls和task created個數相同。每個根據thread的使用進程代表了一個或多個task,這個值是不可重現的。-t輸出增加時間戳-m顯示slabinfo,(不知道是啥)-n在調用期間頭只會被調用一次(默認也只是調用一次)-s顯示各個時間計數和內存統計,顯示不可重現Delay采樣間隔Count采樣次數-d顯示各個磁盤(設備)的統計信息-w對大內存的列進行擴充(在5gb的測試環境下和默認沒啥區別)-p顯示各個分區的統計信息-S顯示是以K或者M為單位-V查看版本信息報告:VM模式(默認模式)PRocsr:等待執行的進程b:不可中斷的睡眠進程MemorySwpd:虛擬內存使用量Free:可用內存Buff:用為來做buffer的內存Cache:被用來做cache的內存Inact:不活躍內存Active:活躍內存SwapSi:每秒從swap中讀入的內存So:每秒寫入swao的量IOBi:每秒從塊設備讀取的塊個數Bo:每秒寫入塊設備的塊個數SystemIn:clock內每秒的中斷個數Cs:每秒上下文接切換個數CPU:Us:用戶模式使用率Sy:系統模式使用率Id:空閑率Wa:等待IO率,在id內St:從虛擬機上stolen的率DISK模式(-d)ReadsTotal:總讀完成個數Merged:被分組的讀(多個讀,被合并到一個)Sectors:成功讀取的扇區數Ms:讀花費的毫秒數Writes和reads類似不解釋IOCur:I/O in progress(不知道什么意思)S:在IO上花的時間分區模式(-p)Reads:分區上讀發生的次數Read sectors:讀的扇區數Writes:分區上寫的次數Requested writes:總發生的寫入請求數。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