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每個文件系統都有獨立的inode,block,super block等信息,這個文件系統要掛載到目錄樹才可以使用,將文件系統與目錄樹結合的操作稱為掛載,反之則為卸載。也就是說,掛載點一定是目錄,而目錄是進入磁盤分區(也就是文件系統)的入口。掛載時有三點需要注意:1.單一文件系統不應該重復被掛載到不同的掛載點(目錄)中;2.單一目錄不應該重復掛載多個文件系統#這兩點可以類比windows磁盤與盤符的關系,一一對應。3.作為掛載點的目錄理論上應該是空目錄#如果目錄不是空的,那么掛載文件系統后目錄下東西會暫時消失,直到所掛載設備卸載后原內容才會顯示出來下面是具體操作運行環境:Ubuntu Kylin14.04.1 LTSkernel版本:Linux 3.13.0-32-generic接下來的操作需要root權限,如果是新安裝的Ubuntu需要執行以下操作設置root密碼1.圖形界面下按Ctrl+ALT+F1~F6(F1~F6任意一個都可以)進入命令行模式,桌面打開Terminal也可2.執行sudo passwd root3.輸入當前用戶密碼4.根據提示輸入兩次root用戶密碼,設置完畢卸載操作:1.執行su root切換到root用戶2.執行df -h顯示當前所有文件系統,如圖,ubuntu kylin安裝時已經自動幫我們掛載了sda設備除sda9掛載到/目錄,其他都自動掛載到了media/lkx/目錄#本機是linux+Win7+Windows xp三系統,ubuntu kylin自動掛載功能過于強大所以把其他兩個NTFS格式系統分區也掛載上了,理論上而言,一個系統中不應該掛載其他系統的分區!圖中/dev/sda1 16G 7.2G 7.9G 48% /media/lkx/B6FC23AAFC2363B9為Windows xp分區/dev/sda7 45G 33G 12G 74% /media/lkx/win7為win7分區
3.下面我們把sda1,sda7,sda6全部卸載掉執行umount sda1umount sda7umount sda6#Linux中奉行“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所以卸載之后沒有什么提示,當參數錯誤時才會報錯查看卸載后系統中還有的設備執行df -h,可以看到這三個設備已經被卸載掉了
掛載操作:我們剛才卸載掉了/dev/sda6-->soft,現在我們把它掛載到根目錄下test文件夾下首先執行一些初始化操作cd /mkdir test直接掛載mount /dev/sda6 /test查看結果df -h發現磁盤已經被掛載上了
掛載上磁盤后,我們就可以從目錄進入文件系統查看其中數據了執行cd testls -l
理解Linux文件系統中掛載的概念可以把它類比成windows系統下給一個新磁盤分配盤符,根據盤符才能進入磁盤之中訪問數據,但是還是有些許不同,windows是先有磁盤才有目錄,而linux可以把文件系統(磁盤)掛載到一個目錄中,這是ext2/3文件系統自身特性決定的,更多詳細介紹可以參考《鳥哥的linux私房菜》
作者:溯源http://www.CUOXin.com/lkxsnow
本頁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